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带动下,截至10月31日,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1.47万家;高企评审通过5900余家;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达到12家,居西部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2.24%。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10年来,陕西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57.06%提高到67.86%,居全国第9位;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从287.2亿元增长到700.6亿元,年均增长10.42%;技术合同成交额从334.82亿元快速增加至2343.44亿元,增长了6倍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91项,数量居全国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陕西科技战线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力加速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历史使命。”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表示。
实现更多“从0到1”的源头创新
11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陕西科技力量功不可没。
长期以来,陕西科技工作者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载人航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北斗组网、华龙核电、中国天眼、大飞机、特高压输电、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均有陕西科技的贡献。
着力增强源头供给能力,陕西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全国率先探索经费“包干制”、专家“领衔制”等科研政策,鼓励自由探索,创新驱动引擎作用更加明显。围绕“两链”融合,陕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增材制造、民用无人机等领域,一体化布局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两链”融合重点专项等,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核心产品,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1年,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3312.41亿元,是2013年的2.2倍,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4.5个百分点。
着眼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陕西将继续发挥基础研究优势,高标准建设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科学中心;推进空天动力、含能材料陕西实验室建设,组建旱区农业、能源、材料、半导体等陕西实验室,争取稀有金属材料、高端机床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陕西。
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今年以来,陕西聚高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和技术平台,突破了高性能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在飞机、火箭、航天器上的应用,累计新增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随着相关技术产业化的加速,该企业产值连续3年每年增加50%以上。
陕西聚高是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上的一家企业。2021年,陕西部署打造包括增材制造产业链在内的23条重点产业链。一年多来,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不仅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落地应用,还带动了产业链整体水平的提升。
长期以来,陕西不断强化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省科技厅联合多部门实施“1155”创新工程,积极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组建8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29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研发平台和22个新型研发机构。陕西省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汇聚了700余家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700多个技术难题,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超过3.9亿元。
2022年,陕西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科技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建立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梯队培育链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将继续围绕陕西23条重点产业链,支持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一体化布局平台、人才、项目,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依托重点企业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基地,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加快孵化培育一批科创企业。”孙科表示。
深化改革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为加力加速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陕西在前期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三项揭榜任务并凝练总结西北工业大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三项改革”实施方案,面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试点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推广以来,陕西省75家高校院所实施“三项改革”试点,21794项科技成果已单列管理,2139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创新活力被不断激发。“三项改革”被国务院作为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陕西不断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实施技术总师负责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模式,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持续为创新主体减负松绑、放权赋能;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推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我们要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的科技资源,加力加速建设秦创原,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着力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总平台、总引擎,辐射带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孙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