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创业团队机器人如何“走”进《流浪地球2》?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郭诗梦 发布时间:2023-01-31 08:36

在地球联合政府会议厅里,机器人辅助人类进行科学决策;

在行星发动机机库中,移动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搬运传送物料;

装有机械臂的巡检机器人自主操作监测指标,保障空间站人员生命安全;

……

在近期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中,这些机器人“演员”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力。“除了虚构的‘笨笨’机械狗和‘MOSS’机器人,电影中的14款共计16台机器人‘演员’都来自我们团队。”1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关键说。

把“硬”科技机器人“搬”进电影,西安交通大学创业学子是如何做到的?

一次比赛

——“硬”科技机器人走进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张朝辉以及其他3名创始人均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学子。

时间回到2017年。当时还在西安交通大学读博士的张朝辉带领项目团队从“腾飞杯”赛事中脱颖而出。“带着你的项目去闯一闯吧,相信你会成功的。”赛后,张朝辉的导师、该校机械学院教授梅雪松对张朝辉说。

本来还在犹豫的张朝辉因此坚定了创业的决心。于是,在导师梅雪松的指导下,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基金的赞助下,他和其他3名团队成员于2017年创立了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

“我们公司出品的机器人可以用于生产制造业,它们比人工更加精准、高效。”张朝辉告诉记者。

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获得多轮海内外资本投资,规模从一开始的5人发展到如今的450余人,办公地点从西安搬到了深圳,公司目前已成为全国工业移动机器人头部企业代表。公司的产品销售至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省(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还出口到韩国、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产品销量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稳居国内市场前列。张朝辉团队让“硬”科技机器人真正“走”进现实,张朝辉和他的同伴也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学子优秀创业代表。

一次大会

——机器人与电影的“邂逅”

“喂,您好,是优艾智合公司吗?我们想和贵公司谈谈合作事宜……”2021年7月,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了张朝辉的公司。

来电的不是别人,正是《流浪地球2》剧组的美术指导老师陈屹杰。

原来,张朝辉团队设计的6款机器人曾在2021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进行展出。彼时,正在筹备电影《流浪地球2》素材的剧组人员也来到大会寻找灵感。

“电影《流浪地球2》的故事设定发生在未来几十年之后,这也决定了片中的‘硬’科技元素更多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并非完全科幻。当时,我们公司展出的机器人均运用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这也引起了剧组工作人员的浓厚兴趣。”关键介绍,“会后,陈屹杰迫不及待地联系了公司。”

陈屹杰曾是《刺杀小说家》《我和我的祖国》等知名电影的艺术指导和监制,对《流浪地球2》的道具和拍摄有着极高的要求。经过调研,陈屹杰欣喜地发现,张朝辉团队生产的机器人与电影所需的“角色”不谋而合: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在社会各个场景中可以智能、高效完成各项使命,成为未来世界里无处不在且必不可少的元素。于是,陈屹杰立刻向导演组汇报,导演组一致决定尽快与公司合作,选择合适的机器人“角色”随时进剧组拍摄。

一次“返乡”

——“演员”有了得力助理

2021年春天,张朝辉的公司由于业务量激增,面临人才不足的情况。“当时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从深圳返回西安,在母校的帮助下招聘几名优秀人才。”张朝辉回忆。

张朝辉返回西安后,正巧赶上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春季招聘会。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生李育鹏在招聘会上看到张朝辉公司在招聘,非常感兴趣,立即前往应聘。

专业对口、志趣相投,张朝辉和李育鹏两名年轻人聊得很投机。交谈中,张朝辉表明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即将进入电影剧组,当下特别缺一名设备维稳保障人员。李育鹏听了后表示自己愿意成为 “演员”助理,在剧组保障机器人的“安危”。

正是有了这名助理的守护,《流浪地球2》中的16名“演员”最终在剧组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现在想起来,我真的很感谢母校。有了母校的支持和帮助,公司产品才能在电影中‘露脸’,增加了公司的知名度。”张朝辉说。

2021年4月,优艾智合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展开校企深度合作。双方以联合指导西安交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CDIO创新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为主要形式,探索以CDIO实践和毕业设计为项目载体的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同时,双方协议共同配备相应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项目讨论与技术交流,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及创业实践活动,推进联合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不断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培养、孵化以优艾智合机器人为代表的学生创业公司已有40余家,总估值近200亿元。接下来,西安交通大学会继续以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秦创原平台,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盘活全校科创资源、驱动科研成果转化,围绕学校的创新成果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国家智能制造等重要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