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蓄积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杜娟 张首魁 发布时间:2024-05-10 09:05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技创新是孕育和滋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铿锵步伐,才能更好地为形成和壮大新质生产力蓄积强劲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作为国之利器,科技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引擎的先进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唯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发展沃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我国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当前,科技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领域紧密相连,科技领域安全防线一旦失守,其他领域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只有自身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的主动权,才能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整体安全。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和万米海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铁基超导、量子信息、类脑芯片和中微子振荡等原创性产出在全球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彰显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保障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性和话语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营造了安全场域。

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获得更优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开辟新赛道、发展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塑造新动能,均有赖于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和自主可控的科学技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原始创新的整体实力还不强、应对新技术的抗冲击力较为有限、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储备还不充足,加之国内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民生改善的要求不断提高,由此倒逼我们必须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及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未来网络等领域加紧突破。这些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密相关的创新情境,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应用场景。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具有极其鲜明的科技内涵。当前,以科技领域为代表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陕西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坚之势,集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此,应在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和关键效能上下功夫。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其发展水平决定着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也是一国科技实力的核心所在。基础研究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等特点,此类项目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且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目前,我们产业链自主可控性还不强,暴露的不仅是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更是基础科学研究问题。必须把基础研究置于事关国家科技安全和产业韧性的重要位置,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在更多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之上,从源头和底层提升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夯实新质生产力赖以生存的根基。

近年来,陕西针对基础研究资金投入量大且成果产出周期长的突出问题,广泛征集企业联合项目,聚焦引领性的前沿探索和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建立目标导向、自由探索和需求牵引相结合的选题机制,推动基础研究融通化发展。未来,应持续兼顾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短期紧迫需求和长期战略储备,优化重大科研任务部署,加紧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打造基础研究体系化力量。同时,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和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结构,加快形成稳定的多元投入机制。要根据基础研究的内在规律,建立更加符合创新实践发展需要的分类评价机制,对自由探索和长期攻关的基础研究实行长周期评价,营造开放、包容、竞争的创新生态。

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合力,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杠杆。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纵观世界发展史,近代经济强国的崛起均有赖于自身强大的科技实力,其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攻关和技术的长期积累,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系统共建。目前,有的西方国家对华科技遏制力度不断升级、手段更加多样,国内结构性转换难度增大。因此,仅仅依靠创新主体单打独斗的旧有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而由国家和政府牵头,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则能更加持久有效地提升创新效能,通过重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活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陕西主动升级科创服务,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作用,积极开展“三项改革”,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培训大批科技经纪人,汇集各方优质产业资源,着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量质”双升合力。今后,应进一步强化产业的创新载体功能,优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瞻设计类脑智能、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规划,加大上述产业中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资金融通、成果对接转化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同时,鼓励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军企业超前布局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引导其以资源、技术、服务和经验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共享性赋能,加深领军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资金链、人才链等方面的耦合融通,使科技创新从链状向网状增容目标迈进,形成竞争优势突出的创新联盟和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