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撑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近年来,陕西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服务秦创原建设为重点,以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治理机制为抓手,为充分发挥陕西科教创新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高价值发明专利具有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等特征,高价值发明专利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衡量知识产权创造优势的关键要素。
加强高价值发明专利布局,持续提升关键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聚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智能电力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和光子、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未来产业新领域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围绕核心技术环节加强高价值发明专利布局,持续提升关键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和价值含量,以专利链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走稳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优化创新主体组织方式,广泛汇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创造资源。鼓励行业内领军企业主导成立创新协作组织或知识产权协作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培育一批能够补充行业共性技术不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高质量专利组合。围绕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专利交叉许可,形成专利池,打造专利共享库,积极培育标准必要专利,构建相互促进的专利网络体系;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中精确对接市场实际需求,实施定制化研发和定向创新,与企业联手攻克技术难题,产出更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价值发明专利。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导航工程,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有机结合。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与产业创新相互匹配、知识产权布局与产业链培育相互支撑的知识产权导航工作机制,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导航制度,提升创新主体有效利用国内外知识产权信息提升研发效率、提高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质量。
加快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获权进程,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专利快速预审、专利优先审查等机制通道,助力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成果专利快速获权,强化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和效率,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质效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的同频共振。
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深入开展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分层构建可转化的专利资源库,依据企业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有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按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促成供需对接。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支持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织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师等专业团队,深入分析产业专利发展态势,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专利收储、二次开发、供需对接等服务,为专利对接活动提供支撑。
加强政策激励,着力打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堵点卡点。为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积极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不断扩大好经验好政策好做法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专利高质量和转化运用新成效的导向,将专利的转化效益作为各地区、各部门考核的重要评价标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采取“普惠服务+重点培育”相结合方式,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以专利产业化为导向,鼓励支持企业运用专利技术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从重点培育的样板企业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成功上市,形成专利产业化促进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有效路径。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科技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保障。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因此,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打通束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逐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加快建立面向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立法,完善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以有效的权益保障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分配使用等关键环节构建制度体系,推动数据分类确权和高效利用,释放数据生产力。
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提升经营主体获取创新资源的公平性、便捷性和低成本性。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重点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虚假宣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保护。严格规范专利申请,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代理行为,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让创新者在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中参与竞争。
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围绕创新型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培育、引进、使用进行探索。通过最大限度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处置知识产权的自主权,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考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诉求,探索创新成果权益公平分享机制,持续激励各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资本活力。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建立高效便捷的高价值知识产权识别与质押体系,优化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资产化、商业化。探索创业投资等多元资本投入机制,通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资金支持。试点推行涉及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转移转化、国际专利申请与布局等领域的保险新产品,降低知识产权产业化中的风险,激发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产业化的积极性,以知识产权之力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