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硬菜”?
没错,因为有“硬核”,所以是“硬菜”!
这“硬核”就来自于杨凌科技。
初夏时节,万物竞发,生机无限。杨凌农作物新品种中试(展示)基地里,绿油油的菜籽荚簇拥一起,勾勒出一幅丰收的“油彩”图景。
端稳中国饭碗,要把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科技如何赋能油菜种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创新怎样实现突破、创新主体和要素又怎样被激活……面对油菜种业“卡脖子”问题,5月10日,在杨凌示范区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上,与会嘉宾共同为打好油菜种业翻身仗“把脉”建言。
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
油菜,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大宗优良品种,对打好种业翻身仗意义重大。
在解决油菜种业“卡脖子”问题上,“科技支撑 创新发展”已成为业内共识。在第三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主任康振生,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杂交油菜之父”李殿荣,与全国19个省市的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8所大学的专家教授,以及种业企业、金融机构代表聚焦油菜科研创新关键问题,提良法、开良方,为促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建言。
“如何在不添加外源硒的非富硒土壤中生产出富硒蔬菜?”
“亚麻酸进入人体之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EPA和DHA,就是鱼油,如果说我们把亚麻酸提高了以后,就能以油菜为载体,用土地生产鱼油。”
会上,王汉中、李殿荣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作了“富硒现象的发现和利用”“油菜与亚麻酸”的主题报告,分别从供给侧提高农业附加值、从需求侧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品质需求进行了阐述。
会上还发布了 “高产高油优质多抗适机收油菜品种中油杂39” “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秦优919R” “汉中油菜科研创新暨新品种”等3项油菜新成果。举行了 “秦优DK4” “秦优30”两个油菜品种经营权交易签约活动。和往届不同,第三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新品种展示区扩展为杨凌和汉中两大展示区。在杨凌农作物新品种中试(展示)基地展示品种164个;在汉中勉县陕西油菜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展示品种116个。
这是一个品种展示的平台、一个科企对接的平台、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产业促进的平台。从本届油菜科技大会窥一斑而知全豹,无论是油菜产业研讨还是油菜新品种观摩,都旨在推动杨凌示范区及陕西省油菜产业从科研育种到生产应用、再到餐桌健康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发展,加快油菜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让杨凌油菜品种叫响全国乃至世界。
小小油菜籽蕴含大科技
四月的油菜花海,美了汉江南北。置身一望无垠的花海之中,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闫文学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勉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15万余亩,发展至今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但在2016年,闫文学和同事们首次发现被称为油菜癌症的根肿病,常年发病面积在3万亩左右,成为油菜产业发展的“头号杀手”。“根肿病是一种顽固性土传病害,轻则造成油菜大幅减产,重则可能导致绝收。”这成为了闫文学的一块“心病”。
“心病”还需“用心医”。为解决这一难题,勉县和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合作,于2019年开始引种试验,通过几年努力,今年成功育成秦优1R、秦优2R、秦优3R、秦优DK4R等陕西首批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也解决了当地没有抗根肿病(品种)的历史。
如果说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是攻克油菜“癌症”的成功范例,那么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则是油菜家族中的“明星品种”。从黄淮海地区到长江流域,从干旱半干旱地区到湿润多雨地区,“秦油2号”辐射推广全国15个省市,占到全国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
“秦优7号”“秦杂油4号”“陕油8号”“陕油28”“秦优9号、10号”……“群星闪耀”的杨凌油菜家族,树立了油菜育种界的陕西品牌、杨凌品种,展现出蓬勃向上发展势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澎湃动能。
科技自立自强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杨凌作为全国油菜种业创新科技示范推广、技术交流培训的重要核心区,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为主导的科技力量,以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的一批中试转化平台,以陕西荣华、宏源种业为龙头的一批种业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油菜种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链条。
“补齐短板”打好种业翻身仗
种优则粮丰。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高区,杨凌的育种技术领先、科研资源雄厚、产业优势突出,创造了数十项全国第一或世界领先的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杨凌良种”。顺应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杨凌立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推进种业创新,加快新品种选育和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对于这些短板问题,杨凌正在抓紧“补齐”。
1月19日,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种业创新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深化区校融合、科企融合,联合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集聚整合种业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聚焦源头创新、成果中试熟化、应用技术推广、种业企业孵育等关键环节,建立以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品种选育、试验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创新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种业创新中心,推动杨凌成为国家种业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4月9日,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揭牌,未来3-5年杨凌还将在畜牧业、果业、农业智能装备、智慧农业、节水农业等方面,布局建设8个左右的产业创新中心,以此聚合资源、聚集人才、聚智创新……
与此同时,先正达、大华、良科等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先后落户杨凌,为杨凌打造世界顶级种业技术工程中心和产品生产中心注入了强大活力。
从“西农511”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到“陕单636”玉米机收品种,从杂交油菜品种西油2号到“瑞阳”和“瑞雪”苹果新品种,动植物新品种喷薄而出……近年来,按照“中国(旱区)种业硅谷”的目标定位,杨凌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投资20亿元建成了种子产业园,示范区种子年交易总额约8亿元,占陕西省年交易额的近二分之一,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杨凌已成为陕西种业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西部地区农牧良种最大的集散地,全国种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不断引领和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深入实施种业优先发展战略,科技引领打好种业翻身仗。
杨凌将长袖善舞发挥科技与创新优势禀赋,着力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补齐”种业技术“短板”、让种业翻身仗“完胜”,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为大地的丰收唱响种业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