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今年7月发布之后,杨陵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杨陵教育系统科学统筹、积极响应,从作业改革、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主动创新、勇于探索,推动政策落地。
作业变少了,辅导班关停了,课后活动更加丰富有趣了……今年9月,杨陵区中小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双减”政策发布百日,杨陵教育工作呈现出不少新气象,学生和家长欣喜之余,也不禁担忧,“双减”后的学习质量如何保证?能否让教育“返璞归真”?为此,记者深入杨陵区各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放学后,师生在干啥?
下午四点半放学,杨陵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刘羽珊没有回家,而是早早地来到电子书法教室,和同学们围坐在桌前进行书法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笔一划临摹着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笔法,教室里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
新学期开始后,刘羽珊的课后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以前放学回家后我自己做作业,没有同学一起探讨交流,缺少学习的氛围。现在我在学校就可以快速完成作业,还可以上喜欢的素拓课。”提起这段时间在学校的课后服务生活,她开心不已。
蹦床、绘画、讲故事、打排球……放学后的校园里,每一间教室都“别有洞天”。每天下午一点四十分,走进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必会感受到每个教室里的宁静祥和,端正的坐姿,规范的写字姿势,这是第一实验的师生带给我们的“习字盛宴”。
“考虑到不同的家庭需求,我们为午饭后到校过早的孩子开设了自主练字时间,午饭后安排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练字,每天20分钟,从一点四十到两点整,力求还给孩子们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休闲片刻。”杨陵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执行副校长徐曼告诉记者,小学部的课后服务时间持续至下午六点十分结束。在这个时间段里,学校开设了轮滑、舞龙、小讲解员、武术、足球、舞蹈等10个校级社团和22个班级社团,各个社团之间根据师生实际安排具体时间,在学生课业辅导、答疑解惑之余进行个性特长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今年专门为一年级的“小豆豆们”开设的特色轮滑课让这些小家伙兴趣盎然,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二年级的老师们将“三字经”“手舞操”“古诗词”“课外阅读”等内容也搬上了课后服务的舞台。如此安排,课后服务时间让孩子们充实而自信。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从9月1日开学,杨陵区所有中小学均启动“5+2”课后服务模式,课后服务内容以答疑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为主。在这期间,每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老师安排适度的弹性离校时间,确保大家工作家庭两不误。
“专业的素拓课程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校内教师资源,外聘的民间社团,让我们校级社团的师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壮大。”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校长魏银涛讲到,“双减”目的就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开展课后服务关键要“留人留心”。而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课程和校园,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20分钟的作业量够吗?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缩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学生们究竟怎样写作业?教学质量又该如何保证?
有温度的语文,求趣味的数学,促创新的英、综、美……10月12—15日,在张家岗小学五星校区开展的“优作业之行赴双减之约”的主题教研活动上,全体科任老师为创新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使出了浑身解数。
“目前学生的作业量虽然减少了,但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让孩子们的每一次练习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用。”张家岗小学五星校区英语教研组长梁怡表示,每一次布置作业,她都会从学生的年龄、心理和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新颖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用心备课,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课堂内容,用20分钟的作业时间达到双倍的学习效果。
减作业,提效率,效果究竟怎样?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班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比之前更高,机械性的作业练习减少,体现思维能力的题目增加,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内容、设计好每一次作业……“双减”落地,教研先行。如今,“减负增效”已成为杨陵教育系统上上下下的教学共识,在魏建功“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开展的“双减”工作论坛上,大家共同认识到:“双减”政策要落地,关键是要提高课堂质量,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和导学案,真正把对课堂“量”的关注,转化为“质”的提升。
作业在学校做完了,更有利于家庭和谐。以前,孩子在家做作业,家长要么边伴娃写作业边看手机,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要么就是为了给孩子辅导作业大发雷霆,破坏了家庭和睦。如今,孩子的校外时间还给了家庭,父母的陪伴内容更加丰富,指导孩子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孩子一起嬉戏、成长,“狼爸”“虎妈”也少了,家庭教育的课终于有时间“补”了。
几万元的辅导班还用上吗?
“双减”政策规定,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随着政策发力,曾经趋之若鹜的校外培训热潮日渐消退。
不是在上学,就是在上辅导班。这是大多数孩子的生活现状,有的甚至会被父母拉着赶场子上辅导班,学生叫苦、家长喊累。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像司喜琳一样纠结的家长松了一口气。“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把我们从疲惫和焦虑中解脱了出来,不用再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得到了缓解。”采访中,司喜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孩子上幼儿园就报辅导班,一直上到小学,这几年报辅导班的费用累计上万元了,让孩子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城区学校1个课时才3元钱,效果好还划算。在她看来,课后服务不是单一的做作业,而是有效填补了课外辅导的空白,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有效解决了学校原来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
记者从杨陵区教育局了解到,随着《杨陵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实施,部门协同,联合整治,目前,杨陵区已有25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关停自愿退出文化课教育培训行业,7家学科类培训机构正在努力转型中。
面对“双减”政策,深耕教培行业二十年的杨陵剑桥英语培训学校负责人马振峰无奈地说:“作为一个老教培人,目前转型确实有一定难度,后期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按照政策要求积极向素质类培训转型。”
“双减”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见效,对于破除教育内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关重大。
杨陵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珺表示,教育系统狠抓“作业减负”“课后服务”和“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等重点工作,该“减”的立即减,该“增”的适度增,短期内从“量”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下一步,教育系统将从“质”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增效;进一步推进“作业革命”,促进教学提升;进一步优化延时管理,促进服务提质,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缓解社会焦虑,引导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让教育回归本真,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动杨陵教育生态不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