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在全省率先启动粮食节约行动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万英俊 发布时间:2022-06-13 10:0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日前,记者从杨凌示范区发改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的部署安排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杨凌示范区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

《方案》明确,到 2025 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方案》明确了 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及示范推广、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 、加快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 、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等六个方面29项具体工作任务内容。

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及示范推广

首先要抓好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严守示范区耕地保有量 3.6 万亩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7 万亩底线,坚持宜粮则粮原则,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下降。落实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关于规范全区设施农用地管理的通知》各项工作任务,加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探索建成设施农用地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区涉农用地管理“一张图”,总结工作经验并进行示范推广。

其次要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原则,加大源头治理,防治耕地污染。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力开展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新模式,鼓励和培育新兴环保产业发展。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力推广绿色种养技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坚持做到从源头预防控制影响粮食安全质量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环境。

第三要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落实好《杨凌示范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杨凌示范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杨陵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进一步配套完善农业供水计量设施。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第四要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推动气吸排种、低损喂入、高效清选、作业监测等播种收获环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强对倒伏等受灾作物收获机械的研发。引导企业开展粮食高效低损收获机械攻关,优化割台、脱粒、分离、清选能力。

第五提升种业研发实力。加大全区 70 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 1000 余名生物遗传育种科教人员科研实力,依托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小麦、玉米、油菜、苹果、奶山羊等数十项育种成果,推进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农作物新品种中试(展示)基地、杨凌种子产业园、种子大厦等服务平台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支持先正达、良科种业等国际国内知名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推广杨凌通过国审的 9 个小麦玉米品种,重点做好西农 511、陕单 650 等作为陕西及黄淮地区主栽小麦、玉米品种的研发、推广和保障,提升种子交易配套服务能力。

第六,要抓好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建设。发挥好区校融合机制,由示范区管委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粮农集团等单位,依托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大学为支撑、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按照“招大引强建集群”的总体思路,引进培育种业行业企业,提升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密集度。抓好“三中心、一基地”(新品种展示交易中心、种业技术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交流中心、种业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第七要提升种业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农高会等展会为平台,通过举办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杨凌国际种业专题展,邀请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和先正达等顶级跨国企业、行业组织的育种科学家,共同探讨种业最新育种成果,广泛开展项目合作,推进杨凌种业逐步迈向国际化。

第八要建设国家旱区种业科研创新基地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测试分中心、生物育种检验检测实验室等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圃及良种繁育基地,探索建立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品种选育、试验生产的产业化、应用创新体系,开展旱区农作物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创新。瞄准全球旱区优异种质资源,建设不同等级动植物检验检疫与隔离设施,重点引进、收集、保存境外旱区种质资源,依托杨凌科教资源优势进行旱区优异种质资源鉴定、研发、评价、交换与贸易。

第九要推进农业节约用种。完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突出高产高效、多抗广适、低损收获的品种特性,加快选育节种宜机品种。依托农业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加大节种减损机械及先进适用精量播种机等研发推广力度。集成推广玉米单粒精播、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以及种肥同播等关键技术。

第十要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着力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推广应用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引导农户适时择机收获。进一步提升应急抢种抢收装备和应急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将农机手培训纳入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

一是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积极探索提高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等农机新产品研发制造水平,提升粮食产后烘干能力。鼓励环保烘干设施应用,加大绿色热源烘干设备推广力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烘干服务用地用电统一按农用标准管理。

二是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扎实开展库存清查。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隐患”的原则,确保各类政策性粮食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扎实开展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原则,开展“一符四无”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储存。积极落实粮食储备任务,实现小麦储备 3000 万斤。积极申报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推进粮食仓储信息化。推动粮仓设施分类分级和规范管理,提高用仓质量和效能。

三是推进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发展安全低温高效节能储粮智能化技术。提升仓储虫霉防控水平。探索粮食安全储藏建设,应用横向通风储粮技术。研究运输工具标准化技术,开发散粮多式联运衔接和接卸技术装备、粮食防分级防破碎入仓装置和设备。

四是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储备技术需求,结合上合组织农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开展不同规模农户储粮装具选型及示范应用,鼓励农户使用节约简捷高效储粮装具,提升农户储粮质量。

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

一是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部署,配合做好粮食运输铁路专用线、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减少运输环节粮食损耗。推广粮食运输使用专用散装运输车及铁路散粮车等设备。健全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提升粮食运输服务水平。

二是开展物流标准化示范。探索发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散粮运输服务体系,应用粮食高效减损物流模式,推动散粮运输设备无缝对接,研究探索多式联运高效物流衔接示范技术。

三是抓好粮食流通管理。制定示范区仓储设施建设规划,高标准落实安全储粮、安全生产、国有粮食仓储单位备案管理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粮食流通监测预警体系,按要求设立城乡居民固定调查户,建立统计台账,按时收集、报送监测信息。及时修订完善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加快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

一是提高油料加工转化率。按照国家和省上食用油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等指标,提高粮油出品率。推进区内油料油脂加工企业设备智能化改造,引导油料油脂适度加工。创新食品加工配送模式,支持餐饮单位充分利用中央厨房,加快主食配送中心和冷链配套体系建设。

二是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发展全谷物原料质量稳定控制、食用品质改良、活性保持等技术,开发营养保全型全谷物食品。研究原粮增值加工等关键技术,发展杂粮食品生产品质控制、营养均衡调配、生物加工等关键技术。推动粮食加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提升副产物利用技术水平。

三是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优势,研究推广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充分运用好国家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引导饲料企业建立多元化饲料配方结构,推广饲料精准配方技术和精准配制工艺。加快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提高蛋白饲料利用效率,降低豆粕添加比例。增加优质饲草供应,降低牛羊养殖中精饲料用量。

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

一是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完善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制度,健全行业标准、服务规范。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小份菜”和“小份饭”等服务,在菜单或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的展示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充分发挥媒体、消费者等社会监督作用,鼓励通过服务热线反映举报餐饮服务经营者浪费行为。对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浪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落实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单位食堂要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推行荤素搭配、少油少盐等健康饮食方式,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抓好机关食堂用餐节约,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开展单位食堂检查,纠正浪费行为。

三是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按照健康、节约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

四是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就餐现场管理,加大就餐检查力度,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粮食节约实践教育活动。

五是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加强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鼓励家庭科学制定膳食计划,按需采买食品,充分利用食材。提倡采用小分量、多样化、营养搭配的烹饪方式。

六是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厨余垃圾收集、投放、运输、处理体系,推动源头减量。通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做好厨余垃圾分类收集。探索推进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

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

一是开展节粮减损文明创建。把节粮减损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等,推进粮食节约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内容,切实发挥各类创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二是强化节粮舆论宣传。深入宣传阐释节粮减损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普及节粮减损技术和相关知识。深化公益宣传,精心制作播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公益广告。在用餐场所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增强反食品浪费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宣传报道节粮减损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加强粮食安全舆情监测,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监督,对粮食浪费行为进行曝光。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行为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三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丧,鼓励城乡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严格控制酒席规模和标准,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