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杨凌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要求,累计形成近70项系统集成性较好的创新案例,其中6项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12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17项案例被评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有利推动了我国农业领域改革创新进程……
9月16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杨凌综合保税区政策宣讲推介会在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召开。会上对杨凌自贸片区进行了推介。
自贸片区挂牌后,在全域开展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工作,持续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实施了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在药品零售行业推行“多证合一”;在政务服务领域推行“跨省(区)通办”。
随着杨凌自贸片区的发展,已成功搭建两大平台,在对外贸易平台方面,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已于2022年8月24日封关运行。在种业创新平台方面,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杨凌进境植物种苗隔离检疫圃和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均相继获批,能够满足境外中高风险种苗引种的隔离检疫需求和境外林木、苗木种子等繁殖材料的隔离试种和检疫需求。
杨凌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肩负着支撑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国家使命。近年来,示范区围绕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海外农业园区集群,扩大农业国际交流。
目前,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建设了12个海外农业产业园区,总面积63万亩。通过中欧班列将115个品种和土壤改良、光伏灌溉等技术装备,运往海外园区进行试验示范。同时与爱菊集团等企业组建产能合作公司,开展进口粮食保税加工等,推动通过农技服务公司带动农业品种、技术和装备等走出去以及海外农产品走回来。“海外科技示范园区”和“海外农业产业园区”为主导的海外园区建设模式得到了丝路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可。
目前,已招引了“棚掌柜”智慧设施农业、生产跨境中药材(血竭)保税加工、农一网、佳天纺织等一批带动型项目入区发展。禾丰股份粮食保税加工、大龙网离岸集采中心和B2B跨境电商产业园以及陕西农垦马铃薯研发等项目即将落地。
2019年以来,杨凌自贸片区实际利用外资实现连续增长,其中2021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31.2万美元,较2020年增长24%。近期,规划的粮食和肉类等农业特色指定监管场所、高铁快运物流枢纽、杨凌铁路货运口岸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在作自贸区政策宣讲时说,“如今,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已形成现代种业、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下一步,省自贸办将与杨凌示范区一道,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高标准农业自由贸易园区,服务农业领域研发创新、技术交流、产业示范、产品贸易等国际合作,畅通农业领域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