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高标准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整体布局,按照国家和省上“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托“123”审批服务模式,为区内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支撑。
设置1个“涉农事项综窗”,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涉农事项综窗”,可提供20项本级和15项省级委托农业事项的许可服务。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实现从以前“多窗分别跑”到现在“一窗全办好”,达到了集成快办、方便高效的目的,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建立2套“技术保障机制”,实现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一是建立“审前辅导”机制。针对省厅委托下放或是专业技术要求高的事项,为企业提供审前专业指导。通过政策解读、办事指南讲解、分析研判潜在的问题等服务,企业可以在办理过程中少走弯路,找准方向、把握节奏,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二是建立“联合踏勘”机制。针对专业性强、流程复杂的许可事项,审批局联合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硬件设施、仪器设备、技术力量、管理制度等进行现场核查评估,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薄弱点、制度漏洞等进行现场核查和指导。不仅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便捷与高效的服务,而且确保了审批与监管的紧密衔接。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
推出3项“工作服务模式”,提升审批效率。一是强化学习研讨,确保接得住。示范区行政审批局通过工作人员每日自学、晨会相互学、每周集中学、联席会议学等“四学习”制度作为提升业务素质的重要抓手,重点学习审批法律法规、钻研政策制度要求、研究审查核心要点、讨论踏勘疑点难点,多层次、全方位提升学习成效。二是深化集成改革,确保办得好。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在涉农领域方面,直接取消审批1项,审批改为备案10项,实行告知承诺7项,优化审批服务14项。出台“一件事一次办”审批套餐,通过办成“一整件事”为导向,将“多事多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减少办事流程、办事时间,办事材料,提升集成化服务能力。三是推行容缺受理,确保办的快。对企业的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情况,经作出承诺,窗口先行受理,进入正常审批程序,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或补正的材料。减少企业群众来回跑的次数,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期限,实实在在做到便企、利企、惠企。
今年9月,在陕西省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为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颁发了陕西省首张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填补了陕西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A证空白;2021年7月,向杨凌农科检测公司颁发了市场化以来陕西省内首张《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填补了杨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空白。由此杨凌实现了农作物种子产业繁育、检测、审批一站式服务体系,标志着杨凌在建设陕西省现代种业高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对于杨凌助力种业强省建设、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进一步聚焦“1155”工作思路,以种业振兴为目标,深化涉农领域改革,持续压缩办事时限、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软实力”,为旱区种业硅谷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