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治宣传缺乏吸引力、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怎么办?面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怎么办?……去年,这一系列困惑还是杨凌示范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今,杨凌示范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群众家门口设立“法治小院”,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跨上新台阶。
共建“新阵地”
今年3月份,由杨凌示范区司法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共建的“法治小院”正式揭牌运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实现了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新突破,也标志着杨凌示范区法治乡村建设打通了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法治小院揭牌仪式
何为“法治小院”?运行后又有什么成效?杨凌示范区结合区内发展实际,用行动书写“杨凌答卷”。
“法治小院”是聚焦法治乡村建设,集普法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于一身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新样板”,共建20个,是在全区5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村中遴选出来的。
杨凌示范区王上村法治小院
为了满足广大村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每个“法治小院”派驻1-2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和3-4名法学专业本科生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蹲点驻村,服务团队在法学教师或法律实务专家的指导下,每月在“法治小院”开展一期免费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治调研以及协助纠纷调解、代写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活动,在为社会培养法治人才的同时,增强乡村法治建设能力,实现了乡村治、百姓安。
解决“急难愁”
“法治小院”已经建成,如何开展全方位便民法律服务?
扎实的工作举措,成为推动杨凌示范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解决基层老百姓的“急难愁”问题,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多管齐下。4月份,结合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杨陵区“法治小院”法律服务队深入五泉镇曹堡村、王上村及揉谷镇田西村等20个村,组织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5月份以来,“法治小院”公共法律服务团队将民法典宣传作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在田西村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讲座
在黎陈村开展民法典知识讲座
在田西村,“法治小院”服务团队成员详细解读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向群众讲解国家安全法的由来、概念、国家安全法的组成内容等,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曹堡村、王上村,“法治小院”服务团队走街入巷,上门宣传,在村内张贴国家宣传日宣传海报,挨家挨户为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宣传读本,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在五泉镇汤家村、毕公村以及杨陵街道办北杨村等村,“法治小院”服务团队积极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知识讲座、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推动群众性法治文化向农村延伸。
在毕公村开展入户法治宣传
在曹堡村开展法治调研
一场场生动鲜活的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工作,增强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了良法善治的乡村法治氛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打造“新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小院”建设,是杨凌示范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创新开展普法宣传的新举措,有力推动了杨凌示范区法治乡村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增强了农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高家村为群众代写法律文书
自3月底“法治小院”启动以来,20个法律服务团队共开展普法知识讲座18场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4起,开展普法进校园1次,代写法律文书1份,开展法律咨询16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0余份,使群众思想觉悟和法律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也让居民真正实现“开门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