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行动推进杨凌示范区质量强区建设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赵桃子 发布时间:2024-01-04 14:17

为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全方位推进示范区质量强区建设,日前,杨凌示范区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决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示范区“国家队”定位,实施“七大行动”“二十一项举措”。到2025年,示范区经济发展质效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实施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1.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

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支柱产业,推动科技服务业、科技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业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体系,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和政策措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市场主体,制定针对性支持政策。推进“3+X”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2.强化产业链质量支撑力

建立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征集制度,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攻关,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供给。依托秦创原农业板块总窗口,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建设研发检测共享平台,提供仪器设备共享、实验外包、检验检测等服务。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3.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健全科技成果集聚、转化撮合、支撑保障等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打造科技经济人队伍,建设“科学家+工程师+农技员”队伍,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建立政府搭台、高校院所创新、企业转化的“三位一体”科技成果招引机制,畅通产业精准对接及市场化应用的渠道。依托示范区科研院所、骨干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相关主体,加快建立一批创新平台,推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争取设立国家设施农业计量测试中心,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资源共享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4.打造质量发展聚合力

深化质量强区建设,争创质量强省建设标杆。积极融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化与周边省份和国内外其他地市战略合作,推动质量发展合作空间。强化国际视野,服务国家战略,突出农业科技高新特色,持续提升杨凌农高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和数字化服务水平,打造国内外农业风向标展会。立足“一眼杨凌,千年农耕的旅游宣传”定位,积极推进杨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涉农领域电商要素,打造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高地。

实施产品质量提档升级行动

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监测力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严格管控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认证登记,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示范,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探索推进“阳光农安”智慧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

6.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建设,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7.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部署,统筹药品安全和医药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监管创新,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稽查办案效能,严格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围绕疫苗、特殊药品、中药饮片、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查找风险点。

8.提高消费品供给水平

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种、创品牌。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推进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电等产品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深入实施内外贸易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

9.提高工业品质量水平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装备检测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加快农业装备智能化改造,瞄准农业机械、食品机械、农业检验检测智能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吸引国内外知名农业装备企业入区发展。支持企业加大高端农业装备研发,打造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一体化的高端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链。

实施建设工程品质提升行动

10.强化工程质量保障

全面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强化工程质量检测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健全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监督抽查频次。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行为监管,加大招投标事中事后监管查处力度。

11.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

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制,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治理,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

实施服务业品质提升行动

12.促进生活性服务品质

建立健全餐饮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积极推进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管理。鼓励和规范道路定制客运、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模式发展,提供“公共交通+定制出行+共享交通”多元出行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消费体验中心,营造沉浸式智慧消费场景。

13.提高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聚焦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会展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实施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品牌创建、主体培育“五大工程”。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引导重点服务业聚集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市场信誉好的服务业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

14.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

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1小时”的基本公共服务圈。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推动基础教育提质扩容、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15.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

持续开展“卓越质量三秦行”、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活动,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实施以质取胜的生产经营战略,力争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覆盖率达90%以上,年培训首席质量官15名。

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行动

16.创新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提高地方标准质量水平,培优培强市场主体自主制定标准,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专精特新”发展,促进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健康发展。全面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优化技术评审方式,提升资质认定服务水平。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探索建立部门联动监管机制,规范从业行为。

17.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与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逐步适应国际量子化改革发展和数字化、扁平化量值传递溯源新要求,改造、升级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继续推进上合组织农业标准信息平台建设。

18.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

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深化“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对标达标专项提升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实施质量治理效能提升行动

19.加强质量法治建设

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20.优化质量监管效能

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十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要求,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材料齐全、当场办结,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对重点产品加大抽查力度,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深化网络交易经营者合规管理,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网络交易监管机制。

21.推动质量社会共治

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动员各行业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发挥示范区主流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优秀实践成果,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原标题:质量强区,杨凌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