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看杨凌 | 做强一粒种 端稳中国“油瓶子”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耿苏强 发布时间:2024-12-27 14:3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近年来,陕西省杂交油菜育种团队勇担科技创新“国家队”使命,通过创新育种,实现常规育种向智慧育种转变,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做出了贡献。

        今年5月,在农科城杨凌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油菜科技大会上,陕西省杂交油菜育种团队成功培育出了含油量高达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是杨凌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落实粮藏于技的又一突破。一经披露,立即冲上了热搜。

        如此之高的出油量,放眼全球也是独一份(一般的油菜含油量大都在40%左右),媒体报道称其为“我国科学家培育出全球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目前该种质已获得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油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带头人张彦锋(左)查看油菜分子设计育种进展。

        这是陕西省杂交油菜育种团队通过高油性状定向选育、多基因聚合、生态穿梭及现代生物技术等综合手段,不断筛选与优化,最终实现了油菜含油量的显著提升。

        “特高油种质资源的创制,明显提升了油菜育种核心亲本的含油量,意味着我们的团队在高含油量育种方面的研究迈入新阶段。”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说。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显示,2023/24年度中国油菜籽新增供给量预计将达到2000余万吨。如此巨大的油菜籽消费量,其出油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菜籽油的产油量。

        一粒种子个头虽然很小,但它蕴含的力量有无穷大。以2000万吨油菜籽来算,出油率40%和60%就差了400万吨菜籽油,如果出油率都能达到66%,就可以生产1320万吨的菜籽油,比40%出油率的菜籽多生产520万吨。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秦杂油7号油菜新品种在呼伦贝尔观摩现场。(资料图)

        这次油菜高含油量种质的重大突破,对我国大幅度降低油料作物进口依赖、缓解食用油“卡脖子”问题、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是油菜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历史上曾推出全球首个成功商业化的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以及国内首个含油量超50%的国审油菜品种“秦杂油4号”。

        自2013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整体搬迁到农科城杨凌,油菜育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育成多个高油油菜品种,并广泛推广。如“秦优797”“秦杂油7号”“秦优DK4”和“秦优1618”等。这些新品种不仅提高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还适宜机械化收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秦优1618”连续三年被纳入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10余年间,该中心科研工作和自身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迁入杨凌,充分利用农科资源聚集和示范推广平台优势,科研事业和建设发展成效显著,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合作交流更加广泛,人才团队不断壮大,油菜科研成果丰硕,连续承办六届全国油菜科技大会,育种成果高效转化,品种与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为了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让“油瓶子”装进更多优质油,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建成了“5533科研创新平台”,通过“杂交聚合+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选择+多生态区育种”新模式,实现油菜种质资源创制和品种选育工厂化规模化,推进常规育种向智慧育种转变。

        在科技合作和育种研发方面,中心牵头成立了全国小孢子育种技术联盟,领衔组建陕西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和陕西油菜试验联合体,与西农大联合共建旱区油料作物研究院;与中科粮油、长安花企业实施订单农业,与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在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油菜试验。

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位于甘肃省民乐县杂交油菜制种示范基地。

        目前,共育成油菜新品种42个,其中包含了目前全球最高含油量66%的油菜种质材料。特别是以秦创原农业板块为依托,连续召开六届全国油菜科技大会,搭建科企对接平台,成功转化品种34个,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在全国建立覆盖18个省市的油菜品种测试网点52个,累计推广自主育成的油菜、小麦、大豆品种3500万亩左右,创经济效益约35亿元,为保障我国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食用油供给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