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在该分论坛上,各位嘉宾、专家集思广益,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减贫交流合作等议题分享各国成功实践,就深化减贫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等议题开展研讨。
过去34年中,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国内和国际开展了一系列减贫和乡村发展项目。截至2022年底,该基金会共接受捐赠103亿元,有6659万人次从项目中受益。“在未来,我们期待进一步深化拓展国际减贫合作,充分用好上合组织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这一分享平台,通过政策对话、知识产品开发、信息交流分享等方式,共享减贫和乡村发展经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说。
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督察专员许健民说:“面向未来,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愿与项目国和第三方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指导中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乡村发展事业,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新的努力。”
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减贫致富不仅要体现在新建项目的数量上、投入资金的数额上,还要基于可持续脱贫的实际考量,在具体项目设计上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新的创新框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董强帮助河边村实现减贫致富就是有力的证明。
河边村是云南的一个小山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嵌入式的瑶族妈妈客房,今年经过全面改造,将全部升级为高端客房。通过社会组织的运营,每家农户在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的收益得到了保障,集体经济实现了壮大。在今年春节期间,河边村所有能够住宿的瑶族妈妈客房爆满,十天左右的时间共产生了近20万元收入。
除了瑶族妈妈客房收入之外,河边村相继将蜜蜂养殖、罗非鱼养殖、芭蕉种植、蔬菜种植从过去的自给状态发展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农户收入显著增加。如今河边村农户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样化,收入水平不断提升。
当前,阿里巴巴形成了以乡村特派员制度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模式,选送资深优秀员工到欠发达县域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特派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协调阿里巴巴以及阿里生态资源,围绕产业、人才、科技和巩固脱贫多方向深入乡村,保障“热土计划”各项目扎实落地。
在论坛现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讲述了关于“栗子”的减贫故事。青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板栗产地,但知名度小,销售方式以线下客商收购为主,农民缺乏议价权。2021年,阿里巴巴乡村特派员来到青龙县,联合盒马开发冰板栗、糖炒板栗、老冰棒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当地板栗从初级农产品向农商品到农精品的升级,实现产业链延伸。
郑文凯在论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合作共赢和交流互鉴,是实现减贫致富和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