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陕西建设第一个开发区开始,20多年来,我省各地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批准建立包括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26个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同年6月14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与陕西省主要负责人一起,在糜家桥的田地里为西安高新区建设奠基。
从一片平地到高楼林立,从科技开发企业294家到累计拥有各类企业7万余家,从从业人员几千人到从业人员44万人……西安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系列重大跨越,创出了众多西安第一、陕西第一、全国第一,迈入了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一阵营”和“第一梯队”,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以及通信、光伏与LED、电子元器件、电力设备、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创新型服务业八大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称号36个。三星、应用材料、华为等一大批国际、国内龙头企业以及英特尔研发中心等世界500强研发中心落户高新区。
经过28年的创新与跨越式发展,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首批确立的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6个高新区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已成为陕西和西安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目前,陕西共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56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2个(经开区5个,高新区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4个;省级开发区40个(经开区11个、高新区6个、工业区23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开发区建设体系。这些开发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的重要区域,三星、微软、比亚迪、吉利、阿里巴巴、京东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落户这些开发区,为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未来,陕西省各类开发区将借鉴国内外一流开发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重视科学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协同政开合作,促进产城融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效率,改革管理体制,为陕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积极贡献力量。(执笔 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