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也是近年来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前沿趋势与技术创新备受关注。近日,生物界国家级盛会——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开幕。10余位院士、200余位重磅专家、2000多位专家学者、1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汇聚于此,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大会以“融绘蓝图 筑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共同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承办。
开幕式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把握生物技术变革性战略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国家通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渠道,加大对生物技术的创新投入。近5年,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累计投入约600亿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成像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2019年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力探索、持续奋进的关键之年。”
此外,生物界众多重磅大咖,都在成都高新区亮相。大会开幕式还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李松在题为《创新驱动新药创制和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新药开发要抓住现有技术的核心缺陷重点突破。他总结了目前我国新药创新的现状,仍以Me-too、Me-better为主,且新药国际化制约因素多,药物研究过程中核心缺陷是Linker不稳定,是脱靶产生毒性的主因,因此要设计新型me-only含稳定结构的创新linker,减少毒素脱靶。
开幕式上,一些院士们还带来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带来新书《2019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该书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年度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总结中国临床医学科技发展经验,研判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作为编委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现场发布新书《2019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全面展示2018年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基本情况。
除了开幕式,本次大会还有23场分会和4场闭门会,亮点纷呈。23场分会中的16场分论坛,涵盖了生物技术的最新前沿和未来趋势,包括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创新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生物样本库等多个生物技术的重大领域。
活动举办地,成都高新区获得院士们的点赞。魏于全院士表示,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正在加紧建设全国唯一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和创新企业,以及赛诺菲、美敦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落户。
他建议,成都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以创新和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把握好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机遇,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政策优势,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和医疗健康服务优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