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洛阳高新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洛阳高新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23 09:49

高新区多措并举 激发发展新活力

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8.3%……这是2020年高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作为洛阳自创区核心区,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围绕“一谷两廊四中心”创新空间布局,加快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全力推进自创区建设,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硕果累累 创新动力更加强劲

高新区把自创区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和现代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着力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高新区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长,2020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同比增长36%,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5%;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9.87%,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

协同创新辐射力持续提升。高新区已逐渐成为全市科技型企业的培育苗圃和基地,近年陆续在洛宁县、伊川县、新安县等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转移科技企业400余家,输出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实现研发大脑在高新、生产在共建园区的新发展模式。目前,高新区已与伊川县、孟津县等县(市)区的9个产业集聚区建立“一区多园”模式合作,在解决土地空间不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配套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创新主体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20家,较上年增长10.7%,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合计263家,较上年增长23.5%。

创新平台提质增效。高新区实施“创新型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工程,2020年新建创新平台39家,全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达到446家。2020年,洛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洛阳中科科技园有限公司获国家级孵化器“A类(优秀)”评价,我市仅此两家获得该项荣誉。河南省智能装备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已完成建设方案并挂牌。

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在全省率先承接首个工程系列机械、化工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在全省率先推出《推进“头雁人才”行动暂行办法》,吸引更多高层次科研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进区落户,打造全省“人才+项目”高地。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设立河南科技大学技术转移高新区中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合作模式。连续多年高规格承办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洛阳创业之星大赛吸引全国463个参赛企业及团队,创历史新高。成功举办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先进制造、文创体育全球总决赛、2020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等赛事。

政策红利叠加释放。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科技支行6家、金融机构17家、类金融企业50家,组织银企对接,宣传推动科技保、科技贷等普惠金融产品,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服务创新和流程再造,与银行推出“抗疫贷”等系列金融产品。成立洛阳周山高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面向省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建设,重点发展保税智能制造、保税设计研发、保税智慧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五大重点产业。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制定出台了《洛阳高新区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鼓励孵化载体减免在孵企业租金、加强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推出政策措施,支持科技型企业渡难关稳发展。打造“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科技资讯和业务功能模块,逐步实现科技政策“一网办理”,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实施主体。

双创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高新区获批全国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精益创业方向)。深入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载体建设,持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在国家首批双创升级特色载体评价中,综合评分位列全省第一。

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开。结合高新区、自创区、自贸区融合发展实际需求,高新区、自贸区原有的33个机构整合为18个,初步形成大部门、扁平化管理的新型高效组织架构,完成“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为核心的新一轮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推动自创区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 创新发展再出发

发力改革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瞄准新的更高目标,高新区正奋力进发。

构建全域创新空间格局。围绕我市谋划的“一谷两廊四中心”创新空间布局,在高新区实现“一谷一廊一街一厅”战略布局。启动实施周山科创谷谋划工作,规划谷水—瀛洲—丰李“环周山科创走廊”,重点打造以丰华路沿线为核心节点,具有高新特色的周山创新创业街区。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洛阳都市圈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高度融合,形成产业联动、空间连接、功能融合、开放共享的周山创新会客厅。

继续开展“四个一批”工作,提升创新能力。抓创新主体培育,重点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培育,依托全区各孵化载体、乡镇科技专员,建立创新主体培育的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高企种子库、培育库。抓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实施“创新型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工程,继续组织区内各类科技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确保新培育研发平台不低于60家。抓创新引领型人才培育,用好《推进“头雁人才”行动暂行办法》,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河洛人才评选工作,以政策为支撑,吸引更多高层次科研和管理人员进区落户,打造全省人才高地。抓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研究用足用好国家、省、市科技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精准指导,做好市科技重大专项、省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省“十百千”创新示范专项等的推荐上报。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组织银企对接活动,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学习苏州、上海张江等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做好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

持续聚焦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取得突破。进一步探索与周边县区合作开展“一区多园”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的产业园,打造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提升在全国高新区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