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郑州高新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04 14:45

2023年以来,郑州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围绕产业中高端环节招引和关键环节自主培育,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业态,加快形成有区域特色“4+4+4”现代产业体系,即:围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应用、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围绕“数算产业、氢能与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厚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围绕“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郑州高新区依托区内科创资源富集优势,引导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了“一产一研究院”的产业创新平台布局。发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作用,推动高校与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先后打造传感器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等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平台,持续强化产业创新人才供给。持续升级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科技园探索建设未来科技产业园,形成高校研发、大学园转化、高新区产业化的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链条,支持科研团队携科技成果入园创业转化。

郑州高新区探索“五种模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探索产业招商模式。聚焦主导产业,联动建立产业大脑平台、产业招商图谱、产业基金体系,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

二是探索赛会平台新模式。创立“院校机构+赛事展会+产业要素”发展模式,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创办并举办4届世界传感器大会;依托信息工程大学,连续举办6届“强网杯”中国网络安全挑战赛;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合作举办2届北斗应用大会;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创办了2023金刚石产业大会,通过品牌盛会的举办,集聚了细分领域行业资源、落地了一批延链补链项目,近3年落地项目105个,投资额896亿元。

三是探索“应用+产业+生态”的智慧产业发展新模式。将高新区全域开放为场景平台,建设“一台多峰”智慧城市实验场,华为、阿里、新华三等企业以办事处为单元构建智慧城市总集成,打造了智慧产业、企业产品、实景应用平台,促成了智慧产业的集聚效应。以“实验场景”模式面向社会“张榜招贤”,已发布2期“场景项目清单”共32个场景项目,形成了企业产品、智慧产业、实景应用的平台,浩宇5G无人机巡查航拍系统、紫光IOC和数智治理等项目经实验场熟化迭代后向全国推广。

四是探索链长制推动战略主导产业链式集群高质量发展。梳理明确了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按照“链长+专班+方案+清单”的方式进行提升完善,逐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传感器领域,构建了覆盖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环节的较为完善产业链条,聚集7家上市企业和4000余家关联企业。在网络安全领域,集聚新华三、奇安信、启明星辰、芯盾网安等区域总部,建成年产100万台自主安全整机的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创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在北斗导航领域,形成了“研发+制造+应用+资本”的北斗产业链条,聚集企业760余家。在超硬材料领域,形成了“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五是探索“超算+智算+量子计算”模式打造算力体系。加速布局城市算力网,中部第一张“城市算力网”迅速推进,已启动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郑州先导项目。目前正在联合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电信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数据基地及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建设异构全域算力网。统筹区内算力资源依托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获批筹建“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规划建设1000P算力的华润数科智算中心项目、360中原GPT算力中心即将落地。

同时,郑州高新区加速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企业上云”行动,累计已建成26家智能车间工厂,培育了天迈科技、汉威电子、新天科技、国机互联等4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入驻中小企业3000余家,86家企业获批国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大数据试点示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2022年底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6.8%。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级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北斗应用技术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成了全国唯一的网络安全科技馆,谋划启动了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河南省智能传感器MEMS中试平台等重大战略建设,被评为“十强传感器产业园区”第四名,网络安全产业实力位列第六。2022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7.6%,获批建设河南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在传感器产业领域,郑州高新区集聚相关企业4000余家,其中有各级专精特新280余家,拥有气体传感器、瓦斯监测、智能水表等领域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在网络安全产业领域,是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数学工程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创新中心等10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有强大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北斗产业领域,围绕布局授时终端、智能装备制造、北斗应用系统集成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四大领域,形成了超过100家企业的产业集群,有主板上市5家、新三板上市35家,拥有国内授时终端领军企业威科姆,众智科技、思维自动化等重点企业在北斗+智能装备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先后获批国家超硬材料特色产业链等国家级称号,集聚了行业内70%以上的创新资源,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的产业链条,部分超硬材料及制品技术水平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