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建设梯队培育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高新网 作者:赵波 肖玲玲 发布时间:2024-04-30 14:37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雏鹰—瞪羚—独角兽”梯队培育体系建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23年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

精准画像助企做大做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聚力创新研发,实现了多种高端液压产品的“中国造”。锚定专精特新之路,从2011年起,力克川就专注行走马达、回转马达的研发和生产。精准定位后,力克川聚力科技创新、精益生产,逐渐成长为国内液压马达的“隐形冠军”。

为高质量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青岛高新区精耕细作培育“沃土”,赋能企业茁壮成长。

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精准分析,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和难题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我们有两条梯队培育主线。一条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另一条是雏鹰—瞪羚—独角兽。”青岛高新区经济发展部企业服务三部主管张开光告诉记者。他们按照两条培育主线开展跟踪服务,及时掌握每家企业的发展“痛点”,给予精准支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成立于2022年的青岛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医疗设备研发的科技型企业。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双引擎动态混合能量手术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围绕健康医疗的创新点,青岛高新区在多个环节上予以扶持。从解决研发实验室场地问题到各种政策的“精准投喂”,健新医疗优势不断得到强化。“我们获得了3000万元政府投资基金,各类金融机构对我们的投资兴趣大幅提高,融资顺利多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形成。”冯庆宇说。

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青岛高新区精准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服务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日前,“百场万企校企牵手”产学研对接暨“e企炬链”供需发布会在青岛高新区举行,为企业渴求的技术支撑和科研团队待转化的创新成果搭起桥梁。在“校企牵手”环节,汉唐生物、华义生物等行业重点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重点高校签约,达成10余项合作意向,共同扩大产学研“朋友圈”,做优协同创新“产业链”,将创新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新质生产力。

畅通产业链上下游,通过此次活动,青岛雅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东区域经理李腾接洽到了胶州中心医院。“他们对我们的多参数检测仪很感兴趣,该设备可以方便医院为出院患者提供在线监测等延续性医疗服务。”李腾介绍。他所说的多参数检测仪仅一台手机大小,能够一机多用,测量血压、血糖、尿酸、心率等,还能实时上传健康数据。

今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与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投资建设的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转化平台完成签约。“一项技术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必然要经历中试、放大、熟化的‘深加工’过程。在转化过程中从‘1到100’的阶段,科研机构缺少资金、市场等要素赋能,往往无法让技术与市场粘牢。”青岛能源所平台公司负责人李文科说,“一个汇聚了这些要素的平台,无疑可以助力成果转化越过‘死亡之谷’。”为此,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转化平台将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分期建设包括发酵中试平台、发酵工艺验证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微生物培养平台、分离纯化平台、GMP平台等6个公共支撑平台和1个个性化项目孵化平台。该平台将引进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进行中试放大和技术熟化,通过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推动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资金是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血液”,人才则为科技与产业循环提供智力支持。推进资金链、人才链与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加速融合,青岛高新区充分发挥“揭榜挂帅”制度在柔性引才方面的优势,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2023年,成功申报青岛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0家,累计达到18家。深化“人才特区”建设,2023年,新引进本科以上产业人才5000余人,科研助理岗开发任务完成177%,户籍人口连续4年保持30%以上增长,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在强化要素保障方面,坚持绿色金融创新协调推进,创新推出“高新贷”“批发式融资”“科技信贷风险池”等融资产品,鼓励和支持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出台《青岛高新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意见》《青岛高新区关于科技金融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等扶持政策;组织10支金融辅导队与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促成企业实现银行融资超过3亿元。

与此同时,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青岛市首创企业网格化服务机制,推行“管家式”企业网格化服务;建立“网格员—部门—管委”三级服务体系,常态化下沉企业一线,严格执行“一事毕、一事清”的方式方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厘米”。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青岛高新区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高新区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253家,其中,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累计达到15家;成功申报省级瞪羚企业11家,累计达到33家;成功申报2023年度青岛市雏鹰企业32家,累计达到79家;成功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43家,累计达到127家……

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与企业的常态化联系,提高政策引导扶持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优质企业,加速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