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强、产业优势明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优化服务机制,通过平台赋能、政策扶持等方式,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目前,青岛高新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62家,已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瞪羚企业38家。
“上下楼”串起产业链“上下游”
强化平台赋能,青岛高新区高度重视孵化器在科技型企业培育中的作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公布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2年度考核评价结果,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再度跻身考评优秀(A类)国家级孵化器之列,这是青岛市工研院第8年获评优秀。
“我们搭建了‘一核心双平台三特色’企业赋能体系。以成果育成转化为核心,建设梯度式育成平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软硬’双平台,同时满足企业创新发展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服务需求。”青岛市工研院院长滕云枫说。其中,“软平台”即企业梯度培育平台,“硬平台”即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能够提供产品研发、中试、工程化开发、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推进成果转化。磐维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我们的一款关键零部件属典型的薄壁零件,加工该零部件需要使用特殊刀具,企业自行处理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该公司总经理李培亮表示。通过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可采用特制夹具和多种特殊刀具,满足了企业生产需求。在园区内就能完成加工,不用出去找工厂,为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成本。
在青岛市工研院里,各入驻企业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上下楼”,更是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而把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负责人通过“CEO下午茶”等活动聚在一起,为各种合作提供了可能。例如,青岛中诚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代”微孔轻量级新材料可用于头盔、护膝等高速运动防护装备的生产。依靠它,中诚高分子“敲开”了韩国一家世界顶级防护头盔制造企业的“合作之门”,增添了超千万元的营收。而这样的“大买卖”,就是中诚高分子与青岛草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一次“CEO下午茶”活动上“喝”出来的。
目前,青岛高新区已拥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40家左右,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有17家。
守护好企业“全生命周期”
为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青岛高新区在方方面面做足了功夫。贯穿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青岛高新区税务局联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成立“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资质认定、政策直通、风险提醒等全链条服务。与此同时,设立“专精特新涉税服务工作室”,为区内所有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企业成长档案》,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税务局已实现全区300余户专精特新企业点对点服务全覆盖,解决涉税问题近千条,业务办理时限压缩52%,办理留抵退税近亿元。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青岛高新区税务局全程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为企业走好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之路保驾护航。”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作表示。
精细化服务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青岛高新区实现新设经营主体“零成本开办”全覆盖,为园区新设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免费印章超过一万套,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节省成本620余万元。聚力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青岛高新区已启用5家园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和10家政务服务帮办中心,为周边上千家企业提供124类高频事项“不出园、秒帮办”服务。通过整合事项“减材料”、全程网办“减时限”、释放活力“减成本”,为经营主体繁荣发展营造了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通过“数字化”改革强动力、“集成化”创新增成效、“便利化”服务添活力,为经营主体繁荣发展营造了贴心周到的办事氛围。
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创新手段、强化支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和要素,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