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以“四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 打造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来源:济宁高新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14 16:57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把新型工业化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8%,新增山东省省级以上优质工业企业45家,取得山东省开发区考核第一组第3名成绩、获“一等”等次。

聚焦高端化发展

着力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健康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提级行动,落地建设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长城新能源工程机械总部基地等百亿级大项目,以技术改造和龙头引领助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重点产业,依托瑞城宇航、加睿晶欣等骨干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碳纤维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鼓励企业提高科研投入,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28家。实施“十城百校”科技合作计划,与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30项以上。

聚焦智能化发展

着力提升数智赋能实效

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工程,推动1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2023年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省级智能工厂4个,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和首批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

夯实基础底座支撑。开通5G基站1103个,率先实现产业园区和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与浪潮、华付共建鲁南智算中心,与腾讯共建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示范园,每年实训数字人才1万人以上。

推行标杆示范应用。在重点行业建设“5G+工业互联网”改造标杆,成功打造鲁抗医药、山推股份等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鲁华龙心等16家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山推股份开发的全国首个一体化智慧施工平台,传统产业借助智能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聚焦绿色化发展

着力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推进绿色制造。建立全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库,大力开展以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工业“节水型企业”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对铸造、锻造等基础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2023年新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推广绿色能源。统筹工业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大力发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全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9.55万千瓦。

推动绿色革新。依托区内高端装备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开展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带动产业绿色化、电动化转型发展。山推股份成功研发全球首台纯电推土机和国内首例纯电装载机,减排水平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招引落地长城新能源工程机械总部基地项目,以其先进的自主三电系统带动构建新能源工程机械全系列产品谱系。

聚焦集群化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壮大优势集群。以小松、山推、永生重工为龙头,聚集全省25%的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工程机械产业本地配套率达70%,成为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以辰欣、鲁抗为主体,打造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基地,入选全国2023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被评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打造专业园区。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原则,持续深化“一区多园”改革,建设万亩千亿级的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落地小松全球最大的整机和零部件生产供应基地、长城集团全球新能源工程机械总部基地。

培育一流企业。实施强企方阵扩规增容行动,对32家“双80”企业、101家攀登企业制定进阶路线图和个性化扶持政策,培育营收过百亿企业3家、过50亿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单项冠军企业、省级瞪羚企业等145家,各类企业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活力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