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天润(山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能让“化工园里白鹭飞”的本领,拿下了一笔1.7亿元的大订单,包揽了园区智慧管理、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等一条龙服务。
“我们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专业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发展起来,曾在国际上首次将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大型水厂。”公司总经理张国宇说,企业的专利技术刚刚荣获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眼下正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梯级利用、碳捕捉等方面持续深入研究。
新兴服务业增势也十分强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格外亮眼。春节以来,DeepSeek掀起AI浪潮,区内相关企业也在不断迭代更新技术,致力于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以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开发了一款“矿山版”DeepSeek,它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接收用户的问题并智能解析,为矿山企业及矿山从业者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生产优化和安全管理等知识服务。
据统计,1—2月,威海火炬高新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3.76%,同比增长12.4%。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87.9%。
数据的背后,是威海火炬高新区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聚焦企业创新能力,加力培育优质企业。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已与轨道交通、核电、风电、高技术舰船、数据中心等高端制造龙头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满足用户对于产品低耗能、高效率、低噪音等高端复杂的定制需求;威海神舟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开展企业诊断、数字化转型、检验检测、软件测评、两化融合贯标咨询、品牌培育、知识产权等,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
以制造业见长的威海火炬高新区,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务转型,推动其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服务指导、强化示范引领等措施,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围绕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制造业生产环节进行创新,加快“制造+服务”“产品+服务”突破转变,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目前,威海火炬高新区内4家企业获批山东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5家企业获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服务业行业累计获批专精特新企业达14家。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辐射力强、附加值高、品牌优势强的‘两业融合’生态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服务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的升级和扩展,积极争取和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检验检测等重大平台,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威海火炬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上线的“管理驾驶舱”让管理者不用进车间就能实现科学决策、精准管理,数智中枢屏幕上,生产、采购、环境等一线真实数据实时跳动。预计在明年,企业将搭建完成“研发—制造—市场—客户”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通业务系统数据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