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底“蝶变”记

来源:陕西农村报 作者:杨杰 发布时间:2020-11-16 15:21

“爱玲,这么早就回来上班啊?”

“是啊,项目就快完工了,好多地方都要打扫,我早点来,赶紧把活干了,就能早早接待游客了。”

初冬时节,李爱玲一大早就骑车赶到村里的工地,刚把车停好,迎面就遇上了项目部的工人,便与其交谈起来。

今年57岁的李爱玲是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杨陵街道崔东沟村马家底组村民,今年4月,她用自己的宅基地在杨村中心社区里置换了两套回迁房,一家三口住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家里。提起现在的生活,李爱玲欣喜不已:“我们可是沾了村里搞旅游开发的光,不光搬进了新房子,原来的宅基地和果园、林地还能每年分红,我在村里上班还有工资,收入更多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林地变乐园 产业旺起来

马家底是杨陵区一个自然村,全村共47户248人。在过去,“村远、路烂、沟深、人穷”是马家底的代名词。为改变落后现状,变劣势为优势,2019年8月,马家底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杨陵区文投公司联合成立杨凌湋水乡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施以现代高端民宿为产业主体,集生态简餐、拓展训练、体验采摘等新业态为一体的韦水乡邻项目。

“韦水乡邻自今年‘五一’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还在今年的农高会上被选为参观接待点。”崔东沟村党支部副书记马乃生说。为进一步发挥林地优势,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10月,马家底集体经济合作社结合韦水乡邻项目内容,投资建设丛林飞跃探险项目。“目前整个项目搭建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安全测试和人员培训,预计月底就能试运营。”项目安全管理员马权权告诉记者。

资源变资产 土地“活”起来

马家底组地处深沟,农业生产光照不足、作务不便。为破解这一难题,该村流转农户承包地,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猕猴桃产业。韦水乡邻项目启动后,马家底组将持有的118亩林地入股项目公司,用于田园野趣环境营造和无动力游乐等项目建设,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对猕猴桃承包地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交由项目公司统一管理。同时通过建设生态猕猴桃基地,开展研学科普、互动体验,发展“游园观光”“果品采摘”等旅游项目,既展示了“杨凌农科”品牌,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村民变“股民 腰包“鼓”起来

在马家底组,像李爱玲这样住新居,享分红的“新股民”共有36户。2019年7月,马家底组紧抓机遇,做起了盘活“沉睡”宅基地,发展民宿经济的文章。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村民作为村集体成员,用宅基地使用权和地上房屋财产权入股项目,在得到回迁安置房的同时,每年还能领取分红。

“他们的猕猴桃地和林地每年每亩以1500元、880元的价格流转给文投公司,收入相当可观。项目建成后,住宿、餐饮、安保等方面都需要人手,我们就可以吸纳更多的村民就业,让大家既享受到土地带来的多重收益,还能凭借乡村旅游赚‘外快’。”崔东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东东说。

如今的马家底组,触目皆产业、落脚便休闲,从曾经的“烂杆村”到如今的“生态旅游度假村”,这个昔日偏僻落后的村庄完成了精彩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