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文章” ——记杨陵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来源:精神文明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20 11:15

2019年初,在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的有力支持下,杨凌示范区杨陵区被正式纳入陕西省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区)。当年10月,杨陵区又被成功列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自此,杨陵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传播道德文明、深化思想引领、抓实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来抓,创新形成了“内容传正气、队伍有生气、阵地聚人气、实践接地气、保障强底气”的工作特色。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杨陵区从乡村学堂的“小切口”入手,通过强顶层设计‘建起来’,健全运行机制‘用起来’,注重功能发挥‘实起来’,以务实举措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文章’,全面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主题’,积极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有益探索,不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杨陵区委书记单舒平如是说。

基础先行 “干起来” 

杨陵区把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立了区实践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通过三级联动抓落实、三级联动强组织、三级管理抓拓展、三级包抓强指导,务实推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目前,杨陵区实现了全区乡村学堂全覆盖,夯实了开展活动的基础和场所,建起了包含高校专家、道德模范等在内的318人师资库,注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30823人、志愿服务组织293个、志愿服务项目420多个,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地30个,制定了涵盖18类内容的志愿服务菜单,开展新思想入民心、新科技下农村、新文化进万家等文明实践活动2000多次,真正做到了把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有机结合。

丰富内容 “活起来” 

今年以来,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乡村学堂为切口,“大碗茶”为载体,把乡村学堂建成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窗口,打通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碗茶”活动成为了做好服务群众的“窗口茶”,聚焦汇力的“聚心茶”,奔向小康社会的“致富茶”。

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过程中,杨陵区着眼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发挥乡村学堂阵地优势,依托深厚的农耕文化资源,以大碗茶等特色活动为载体,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乡村入农户,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形成杨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品牌,让党的政策理论进入乡村大街小巷,遍布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心中,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培育乡风文明的“助推器”。

走进群众 “讲起来” 

今年以来,杨陵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创新思维,推行“1+N”课堂模式,确保群众“进得来、有收获”。其中,“1”为规定环节,主要是在开课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新思想,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N”为自选动作,主要是根据群众“点单”,开展8大类课程培训教育,让群众乐于参与、学有所得。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延伸到哪里。近期,杨陵区为了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专门建立了菜单式服务机制,研究制定涵盖18类内容的志愿服务菜单。杨陵区坚持“月有主题、周有活动”,实行“菜单式”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一系列特色文明实践活动。

截至目前,杨陵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已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和平台,同时采取连点成片的方式,不断加大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的宣传力度,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乡村文明新气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不论在杨陵区的社区广场、农村院落,还是田间地头、学校工厂,一朵朵“文明实践之花”正在璀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