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扶风县城关镇郊外豆村农场。冬日灿灿的阳光驱散了空气中的寒意,照得人暖暖的。树木还都干枯着,但大片的麦地却泛着鲜亮的绿色。
赵瑜走在麦地里,查看着一行一行的麦苗。他不时蹲下去,拔出一两株麦苗,仔细观察小麦的分蘖和根系生长状况。“今年长势不错。”赵瑜说着,眼睛里放着光,满脸溢着笑。
赵瑜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今年86岁。一件棉衣,一双布鞋,满头白发,满脸沧桑,他看上去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农民。只有把自己当成农民,你才会真正爱上麦子,爱上土地。”赵瑜说。
56年来,在偏僻的豆村农场,除曾因农场归属关系变更离开3年,其他时间,赵瑜一直在这里坚守。在这里,他先后培育出8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8000多万亩,遍及黄淮麦区,为农民增收48亿元。
“我这辈子只盯着一件事情——小麦育种。”赵瑜说。
“恩师蔡旭先生说,搞育种离不开土地和农民。我这一辈子都要扎根土地,心系农民。”
1935年,赵瑜出生在甘肃省永登县山区,孩童时期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
“乡亲们一年到头在田间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赵瑜说,“小时候,我就立志将来要让乡亲们吃饱穿暖。”
1955年,赵瑜高考成绩优秀,但他没有选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而是毫不犹豫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大学就读期间,他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听课、看书、记笔记,常常忘记吃饭。
1958年,赵瑜被学校安排到由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蔡旭院士主持工作的小麦育种组,协助老师搞科研。近一年的科研实践和蔡旭先生的熏陶,让赵瑜深爱上了小麦育种事业。“恩师蔡旭先生说,搞育种离不开土地和农民。我这一辈子都要扎根土地,心系农民。”赵瑜说。
大学毕业时,赵瑜成绩优秀,却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坚定地在分配志愿表上写下——陕西。
赵瑜此前没有到过陕西。填报“陕西”,只是因为当时陕西武功和江苏南京是我国两大农业科研基地,他想在武功研究小麦育种。
“不少人认为我学傻了,但我知道,只有在那里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赵瑜说。
起初,赵瑜被安排在陕西省农业厅工作。机关的工作方式让他如坐针毡——待在办公室怎么搞科研?
在和领导软缠硬磨了10个月后,赵瑜总算如愿以偿——把自己“下放”到陕西省武功农业学校(1999年归并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当时,武功农校不搞科研,赵瑜就结合自己所教的作物遗传育种课,利用教研组的一小片农作物标本地和育种实验室简单的仪器设备,从零起步搞起小麦育种研究。他宿舍床下放的、桌子上堆的、墙上挂的,不是种子袋就是未脱粒的麦穗。
设备简陋、场地狭小、没有经费,这些并没有影响赵瑜育种的热情。反而因为条件艰苦,赵瑜不得不思考如何实现“少投入,高命中率”,这为以后被业界称为“赵瑜育种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65年的春天,在赵瑜的记忆里尤为深刻。当得知扶风豆村农场划归学校作教学试验用地后,他抢先带着学生来到农场。农场地处偏远,除了几间破烂不堪的土房和草棚,就是大片的黄土地,吃的水都是用卡车从几公里外的县城运来的。
面对艰苦的环境,不少学生叫苦连天,但赵瑜却异常兴奋——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不仅能代表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在黄淮麦区同类生态地区也具有代表性。站在这里,他仿佛看到眼前翻滚着一片片金色麦浪。他认定,这里就是自己寻找的育种“宝地”。他决定,一辈子植根这里。
这里,有他渴望的土地。这里,有他牵挂的农民。
“我有11个‘孩子’,这些‘孩子’让我感到充实和幸福。”
“对小麦,我爸比对自己的孩子都亲。”女儿赵存芳说。
“小麦也是我的孩子,亲亲的孩子。”赵瑜说。
儿女们小时候在甘肃老家生活,赵瑜很少见到他们。后来一家人团聚了,赵瑜还是很少照顾孩子,抚养孩子的重担一直落在妻子身上。在赵瑜眼里,小麦是更需要他关注与照顾的“孩子”。
种质资源是进行育种的“物质基础”。研究工作起步时,赵瑜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小麦育种单位,搜集了6000多份种质资源。每得到一份种子,他都如获至宝。每次出行都持续十几天,但他从不觉得累。看到随身携带的麦种,他感到兴奋和快乐。
“搞育种,即使付出很多,仍可能一无所获。但是,如果不付出,那就绝对一无所获。”赵瑜说,“如果失败了,我就当是给别人提供教训。”
行走在田间,看着小麦拔节、抽穗、扬花、结实,仔细观察,认真记载,这些几乎成了赵瑜生活的全部。
1970年,赵瑜培育的第一个小麦品种“武农132”问世。在那个良种匮乏的年代,“武农132”增产显著,来豆村农场要种子的乡亲络绎不绝。
赵瑜是幸运的。从开始育种至今,大约每隔10年,他就有一个小麦新品种问世,创造了育种奇迹。但他从不满足,总是告诉自己:“产量高一些,再高一些;品质好一些,再好一些。”
熟悉赵瑜的人都说他是典型的“三无”——无房子、无车子、无票子,但赵瑜说:“我有11个‘孩子’,这些‘孩子’让我感到充实和幸福。”
除了3个子女外,赵瑜其余的8个“孩子”分别是“武农132”“武农99”“武农113”“武农148”“武农986”“武农6号”,还有刚刚结束国审公示的“武农981”“武农988”。
谈起“孩子”们,赵瑜如数家珍——“武农148”优质、高产、广适,最高亩产达614.8公斤;“武农986”越冬性好,秆硬抗倒,亩产500公斤至600公斤;最新育成的“武农981”和“武农988”,大穗大粒优质超高产……
“蔡旭先生要求的,我做到了。当初确定的目标,我也实现了。”赵瑜说。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牢记使命,继续坚守在科研一线作贡献。”
赵瑜的“吝啬”常常让家人无语。
写字,一直只用签字笔芯;乘火车从来不选卧铺;麦穗上的标记牌,全是自己用废纸盒做的;儿子给他买了双鞋,赵瑜得知花了400多元后,赌气不穿;一年到头,他身上总是那几件旧衣服按季节更换;除出差在外,他从来不在外面吃饭,即使过年家人团聚,吃的还是自己种的蔬菜和粮食……
赵瑜的“大方”常常让群众感动。
为让群众增产,他无偿给家乡提供1.5万公斤小麦原种;为了乡亲致富,他自付运费引进45万公斤马铃薯良种让大家试种;在给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时,他从来不要报酬……
一个个小麦良种的育成,使赵瑜成了育种界的“明星”,成了农民群众的“福星”。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而赵瑜却依旧专注于麦田。表彰大会、颁奖仪式,他能不去就尽量不去。“我要用更多时间陪着小麦。”
50多年来,赵瑜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从半间漏风漏雨的破土房,到砖木结构的小院,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小楼。
50多年来,赵瑜的初心不变。1983年,组织想让他担任校领导,他婉言谢绝:“育种是我的人生目标,我要坚持搞下去。”2011年,上级要给他在杨凌新建一处育种基地,他说:“这里虽艰苦,但我已经习惯了。”
2012年,赵瑜被评为陕西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他又被陕西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也是我86岁生日。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牢记使命,继续坚守在科研一线作贡献,为提高小麦单产,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强筋优质专用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而努力。”赵瑜说。
“作为一名拥有43年党龄的老党员,赵瑜老师就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黄土地,植根于农民群众之中,默默地生长与奉献,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