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城: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齐卉 发布时间:2021-03-29 20:15

“水在城中绕,城在绿地中,人在水边行。”杨凌,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农业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水生态建设成效不断彰显。

在这个135平方公里的农科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87毫米,年水资源总量4375.25万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16立方米,为陕西省人均的18%、全国人均的9.6%,处于国际公认的绝对缺水线人均500立方米以下。节水,是面对现状最实际最有效的做法。

“十三五”以来,杨凌依托中央和省上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目前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7.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达90%以上,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8以上,跻身国内领先水平。

高效节水灌溉 科技范儿十足

3月22日,杨凌揉谷镇中国以色列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几名游客兴高采烈地举着新鲜的水果西红柿拍照打卡。这个1.2万平方米的“风光型”双层保温连栋智能薄膜温室,全年生产无土栽培蔬菜水果。植物所需要的水精准提供,满足农作物的生长用水需求。

“室外有2座雨水收集池,储水量达1.2万立方米。经过紫外线消毒后,我们进行过滤、净化、灭菌等一系列程序,把雨水导入蓄水罐,最后配合施肥机,把水和肥料融合成‘水肥’输送进大棚滴灌系统。”负责人汤占锋告诉记者,蓄水罐内600立方米水通过滴灌可满足4万平方米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土壤下设有“回廊”,还能将溢出的回流液再回收利用。

除了在高端的设施农业中应用,节水科技还应用于杨凌的田间地头。

杨凌九魅草莓园内,负责人桂创林采用“蓄水池漫灌+水箱控量浇灌”方式,对85亩生产用地进行浇灌。他在园内安装了便于拆卸的“组合滴头”装置,降低了滴灌设备维修成本,提高了流水效率,延长了农业生产期。

近年来,杨凌以设施农业节水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深挖节水潜力,大范围推广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应用。目前,全区建成中美内布拉斯加农业科技合作园、中以高效节水灌溉合作园、智慧农业谷等一批高效节水示范园。

无废水排放 节水与环保双赢

近年来,杨凌推进高耗水企业节水工程,在工业企业中推行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并加大中水使用力度。

作为杨凌一家大型国企供热单位,大唐杨凌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凌热电公司)在建设之初,就把节约用水放在了重要位置。“企业建厂时,设计企业主要用水就是中水。石头河水库里的水是我们的备用水源,只有在应急的情况下才使用。自投产以来,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节水制度,去年再生水的用水率达97%以上,基本做到无废水排放,实现节水与环保的双赢效果。”杨凌热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工程师陈斯博介绍,企业生产用水主要使用杨凌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城市中水,再通过多级“梯级利用”,对厂区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比如将部分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再用至脱硫系统补水;一部分辅机循环冷却水补充至煤场,进行抑尘喷洒,含煤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次利用等等。”陈斯博说,就连厂区内员工的生活污水,企业也经过污水处理后再用于生产用水的预处理环节。2020年杨凌热电公司使用中水量达307.8万立方米,供热量4141.85万吉焦,满足了城区内居民供暖和45家企业生产所用的高温蒸汽需求。

在杨凌,节水有着亮眼的成绩单:市场抽检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100%;公共建筑节水型器具普及率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51%;城市水环境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小处入手 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3月22日下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大)四季广场,学校举办了节水工作展望、知识大赛、水资源保护法传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沉浸在节约用水的氛围中。

2020年,西农大的“网红浴室”在微信朋友圈刷了屏。浴室采用太阳能和空气泵热源供热方式,替代了传统的锅炉加热方式。“打开手机APP即可预定洗澡时间,了解室内人数,进行错峰洗浴。”西农大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化小峰告诉记者,浴室改造后,年节水21万立方米,仅此一项节省水费74万元。

走进杨凌沁园春居小区,门口张贴着醒目的节水宣传标语。“我们通过地下蓄水池收集雨水,经过1.5米的覆土层、鹅卵石、过滤布进行净化后,将雨水用于景观喷泉和园内保洁。”社区负责人党换林最近正准备开展一次节水宣传行动,这将是社区本月为居民安排的又一场公益活动。作为2020年省级节水型小区,沁园春居在节约生活用水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每月定期开展环保、节能减排等活动,为住户发放多功能生活用水手册。通过远程‘抄水表’系统,自动检测居民用水量情况。现在家家户户安装的水龙头或者马桶,都是节水型的了!”党换林说。

近年来,杨凌以节水型小区、学校创建为载体,充分发挥街道办、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宣传作用,调动全民节水积极性,形成处处节约用水、人人参与创建节水型城市新高潮。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创建节水型单位8家、节水型居民小区8家、节水型企业4家、节水型高校1家、节水型中小学校2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