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至,严冬始,大地渐渐归于沉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小麦大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育种工作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装满麦种的麻袋堆得像小山一般,窗台上、桌上也摆满了麦种瓶。一位老人一边拿着一瓶麦粒仔细观察,一边指挥团队成员对实验麦种进行细致分类和详细记录。
这位老人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从两亩试验地到亿万亩生产田,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48年来,他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着我国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1943年,王辉出生于杨陵区李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的他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不饱”成了王辉当时最深刻的记忆。从那时起,“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的信念种子就在他心里悄悄萌发。
大学毕业后,王辉先后在部队农场和眉县良种场锻炼和工作。1973年,王辉回到母校,在我国一代小麦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的指导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农业是苦差事,小麦育种是苦差事中的苦差事。育种人除了要经得起育种周期漫长的寂寞,还要长年累月在田间播种、观察记录、选种、核产,烈日暴晒、蚊虫相伴是家常便饭。
办公室墙上一顶磨得起毛的旧草帽,柜子边一卷变色的破凉席,见证了王辉与麦田40多年来的情缘。“收麦前要防下雨连夜抢收,晒麦时怕狗刨、怕鼠咬、怕车碾,王老师经常带着我们在麦地旁边铺个席子或者麻袋,就地而睡。”回忆过往,王辉的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闵东红百感交集。
国家冬小麦四大品种之一、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亿亩的“西农979”就是在这样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中得来的。
一片黄淮麦区,半个中国麦田。在黄淮麦区,不同年份冬春气温、湿度变化剧烈且多种小麦病害常发、重发。在王辉的带领下,育种团队瞄准目标,历时15年,终于育成适合黄淮麦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
凭借集优质、高产、早熟、抗寒、抗赤霉病、抗条锈病等优良性状为一体的过硬品质,“西农979”逐渐成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导品种,累计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1.42亿亩,产出优质小麦50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02.1亿元。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三秦楷模”……这些年来,王辉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2015年,王辉退休,本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他却闲不下来。
10月初播种,冬春季进行田间观察记录、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人工授粉杂交、选择材料、奔波调研;6月收麦、脱粒;7月室内考种、选择和试验总结;9月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布置试验……如今,王辉仍然躬耕不辍,四季轮回间,小麦育种工作也在周而复始中推进。
5月16日,河南省长葛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小麦试验示范站“西农585”试验田里,麦浪汹涌。王辉爱惜地捧起一把沉甸甸的麦穗,欣慰的笑容在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绽放。“与‘西农979’相比,‘西农585’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病性更好、抗倒性更强,目前年推广面积100多万亩。”河南金粒种业副总经理王学友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王辉团队已先后培育出小麦品种15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5亿亩,累计增收小麦超过75亿公斤,新增产值180亿元左右。
50多年前“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的誓言犹在耳畔。如今,从八百里秦川沃野到广阔的黄淮平原,大地上翻腾的滚滚麦浪,是王辉和像他一样千千万万小麦育种专家用毕生心血谱写的华章。
“选出一个品种不难,但是选出一个真正‘跨台阶’的品种却不易,也许在我有生之年实现不了,但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不会停止。”78岁的王辉正向着他心中越来越清晰的“禾下乘凉梦”进军:从根本上改变小麦株型,选育出“小叶、多蘖、大穗”理想株型的小麦新品种,让黄淮麦区小麦亩产超1000公斤。
这位老人与小麦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