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省慈善协会以党建为统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五社联动”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实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陕西困难家庭大病慈善救助、三大节日救助等重点项目,在三秦大地演绎了“爱的协奏曲”。
志愿服务
处处都是幸福家园
健康星期六义诊、暑期托管、免费理发、文明交通劝导……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李台街道阳光社区,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不断。
“在社区,慈善的力量不容忽视。这些年,我们打造了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把志愿者镶嵌在辖区的‘网格’里,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医疗救助、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很不错。”7月2日,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万传慧告诉记者。
村社互助,共享美好生活。阳光社区只是我省推进“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省慈善协会将开展多年的“农村慈善互助会”“慈善社区”创建活动,与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村社幸福家园互助工程”结合,在我省多地的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慈善工作站、募设互助基金,用于创办老年人幸福院、慈善老年大学、儿童之家等慈善服务机构,号召15万余名志愿者在基层开展慈善义工服务,打造了一个个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互帮互助的新时代幸福家园,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从2021年12月开始,省慈善协会组建10个重点项目督导调研组,深入调研全省168个项目,发现先进典型、查找工作短板,并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高质量推进重点慈善项目的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全省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通过互联网展示自身风貌、推介特色产品,带动网络慈善普及发展,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表示。
大病救助
为困难群众“兜底”
4月22日,“陕西困难家庭大病慈善救助”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举行。项目的落地,为铜川市困难家庭大病患者开通了防范大病风险、寻求社会救助的新通道。
“陕西困难家庭大病慈善救助”项目是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防止群众因病返贫致贫的慈善项目。近年来,省慈善协会网上筹款3.6亿元用于救助省内外困难家庭大病患者,使超过10万名患者受益。
“以前,我每周血液透析的费用在8000元左右。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医保报销后,经济压力还是很大。有了各级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帮助,我现在血液透析基本零费用,真的很感谢!”7月1日,“陕西困难家庭大病慈善救助”项目受益者何龙兵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省慈善协会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大病救助服务工作站,收集困难家庭大病患者信息,及时推介到互联网公益平台开展筹款帮扶;协调各市(区)慈善协会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对接,做好项目落地实施工作,共同打造“健康医疗+网络慈善”新模式,为更多困难群众看大病筑牢了“兜底线” 。
传统品牌
薪火相传向未来
筹措款物价值1438万元,为82189名孩子送去节日礼物。今年6月,省慈善协会以“童心筑梦·爱暖明天”为主题,重点开展关爱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残障儿童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温暖。
这项活动已连续开展了21年。在一次次爱心接力中,全省数百所学校、64万余名儿童得到帮扶,也吸引了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帮助更多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针对不同群体、立足不同需求,不断探索多样化帮扶模式,是省慈善协会一直以来的追求。省慈善协会以“南桥北水、两扶三助”项目为抓手,修建慈安便民桥、慈安水窖和爱心超市等,累计募集款物逾60亿元,实施慈善项目近2万个,帮扶困难群众1500万人次,托起了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随着数字慈善新业态的出现,省慈善协会入驻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等多个网络平台,策划公众乐于参与的众筹项目,并通过落实企业配捐资金、发布网络众筹倡议书、深入各地巡回宣讲等形式,吸引更多人用“指尖”做公益,线上众筹善款超过7亿元。
“下一步,省慈善协会将继续大力实施重点项目,积极构建‘党政支持推动、社会广泛参与、慈善组织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慈善工作格局,让慈善力量温暖更多人。”赵浩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