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一面名为“耕地质量提升核心技术”的展壁引起记者注意。展壁上同时放置着整治前和整治后的泥土,整治前的土壤成块且硬,整治后的土壤则有明显改善。陕西地建集团总工程师、中陕农建集团党委书记罗林涛表示,这是他们采用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的结果。
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经济日报记者李思隐摄
罗林涛介绍,过去为了能利用沙化土地,需要用黄土和沙土拌合来改善土壤结构性,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如今,他们将砒砂岩粉碎后代替黄土与沙土拌合,有效降低成本,实现了“沙上种植”。
“砒砂岩遇水即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被称为‘环境的癌症’。”罗林涛表示,“陕北地区有较多砒砂岩,我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将土地沙化和砒砂岩水土流失‘两害合一利’,成功变沙土为良田。”
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榆林30万亩土地上得到推广,采用该技术后的土地种植土豆,产能可从零提升到每亩地3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