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大早,在全球土壤健康论坛成果展的“黄土高原旱作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展板前,不少人驻足观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采取秋季秸秆还田的方式,使示范农田玉米产量大幅提高,秸秆还田率在95%以上。听完讲解,一位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
当前,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因侵蚀、盐碱、酸化等问题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土壤保护迫在眉睫。
9月19日,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论坛高峰对话在杨凌举办。美国、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农业部部长(副部长)以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发表主旨演讲,提高人们对土壤资源珍贵性的认识。
“保护土壤健康、防止有机质流失,非常重要。”缅甸农业、畜牧和灌溉部副部长丁图表示,“希望借此次论坛,在土壤健康研究管理、粮食安全方面收获一些建议和对策。”
“充足的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陕西地建集团董事长韩霁昌在发言中说,“实现耕地战略储备地可持续发展,需构建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的耕地储备与利用模式,同时用好占补平衡政策,保障资金落实。”
在当天举行的全球土壤健康论坛平行分论坛中,各国专家聚焦黑土、水稻土和黄土等土壤类型,探索推行土壤的可持续耕作与管理方式。
就如何提高土地种植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建议推行稻田“少人化”“无人化”绿色高产栽培;就抑制土壤酸化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徐仁扣发表演讲;围绕双碳背景下水稻节水问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进行发言……
与会人员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他们纷纷表示,论坛汇聚起大家守护土壤健康的合力,增强了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信心,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