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创新让农业活力无限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王晨曦 发布时间:2024-06-12 09:13

6月7日,在杨凌良科种业基地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田里,玉米长势喜人。 本报记者 王晨曦摄

6月7日,在杨凌良科种业基地,处处是丰收景象:小麦铺满晒场,工作人员分批将晒好的小麦收拢起来,往仓库里堆放;不远处,旋耕机已开始翻地,为播种玉米打好基础。在玉米新品种展示田,几亩绿油油的春播玉米格外抢眼。

“杨凌良科种业基地占地1400亩,包括小麦玉米育种、新品种示范展示、小麦原种繁殖、小麦玉米区域试验等功能区,这里还是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实训基地。”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研究院院长刘新江说。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杨陵区锚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目标,挖掘“杨凌农科”、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杨凌农高会“三张名片”蕴含的人才、科技、创新等丰厚潜力,从多方面精准发力,着力破解科技创新瓶颈问题,奋力在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

为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杨陵区坚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挑大梁,应用并推广数字化、智能化设施装备,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快速检测成果转化等重点项目。

在种业研发过程中,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更新技术、创新形式,努力做强农业“芯片”。

“在玉米育种环节,我们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进行合作,打破传统套袋自交授粉的育种方式,选用新技术进行玉米育种,将花粉直接培育成幼苗,产生纯合体。这显著缩短了育种周期,节约了人力财力。”刘新江介绍,“在小麦育种环节,我们除了在关中进行育种试验,还在海南、青海等地建设小麦育种基地,这样一年能种3茬小麦,育种时间也能缩短30%左右。”

杨凌良科种业基地与杨凌天海智慧水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可实现65亩试验田的精准化水肥控制。该基地还打造了智能温室、种子加工中心等用于科研与示范推广。

“今年,我们在智能温室主要进行小麦的抗旱性鉴定。”刘新江指着一捆刚收割的小麦向记者介绍,“在温室内,我们可以精准控制浇水量,通过试验测出不同品种小麦正常出苗所需要的最低水量,从而了解新品种小麦的抗旱能力。”

“黑科技”让种业创新驶入快车道。“今年,我们的小麦新品种良科6号有望通过国家审定。还有一个我们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在黄淮区域进行了试验,表现出高产等优良特性,有望在秋季通过国审。”刘新江笑着说。

在发展中,杨陵区依托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努力推动新成果转化、新业态孵化、新产业培育。

6月7日,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修剪猕猴桃植株,固定枝干位置。园内,一项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与杨凌梦绿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即食猕猴桃“增氧控温”预熟库正在建设。

“这个项目瞄准传统猕猴桃产业薄弱环节,解决猕猴桃鲜果不易运输、不宜存放等问题。”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负责人高志雄说,“猕猴桃采摘后,在预熟库存放3至5天,就能在成熟的同时保证一定的硬度。这样既方便运输,也保证了口感,一举两得。”

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占地面积230亩,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由杨凌梦绿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园区内有新优品种试验展示区、标准化栽培展示区、碳基全营养肥料制备区、果品储藏分选包装区等板块,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猕猴桃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园区。

“我们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猕猴桃新品种;和江西一家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建设全球首条猕猴桃‘呵护式’分选线,实现果实无损分选;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合作,进行碳基全营养生态有机肥试验,为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高志雄告诉记者,“简单来说,园区为猕猴桃全产业链相关技术落地、转化搭建了一个平台。”

杨陵区不断推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季度该区10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初审、占全省100%,种子销售额达7914万元、植物品种权交易额达1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