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岚皋县“三变”改革调查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张斌峰 发布时间:2019-02-11 16:48

岚皋县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岚皋县深入推进以“三变”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路径,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新动能。

充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底”

四季镇天坪村有一处300多亩的杉树林。由于地处偏远,并且杉树长势不好,这处杉树林荒废了20年。2017年,政府投资修建了产业路后,村上把这处林地流转给相关企业从事养殖、种植经营。“除了有流转费收入,还带动了20多户村民在园区务工,一年的务工费就有20多万元。周围村民还种植魔芋、药材,卖给企业,增加收入。”1月8日,天坪村村委会主任邱祖海告诉记者。

2018年,天坪村还流转250亩荒地、林地,种植神仙树5万棵,带动30多户100多人就业。“两年后,这片林子就能有收益,企业和村民实行五五分成,据保守估算,一亩地净利润能达到2000元。我们已经请陕西师范大学的专家帮我们研发神仙树系列产品,提升产品价值。”邱祖海说。

岚皋县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底”普遍单薄。面对这种情况,岚皋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以“三变”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渠道充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底”。

岚皋县深度贫困村大多拥有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这些土地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和价值,但由于地处偏僻,长期处在荒芜的“沉睡”状态。为了激活“沉睡”的资源,岚皋县引导贫困村将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在评估作价、量化到户基础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通盘规划和集中开发,使长期荒芜的土地资源变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开发性资产。

随着农村人口结构性变化,岚皋县贫困村一批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资源被“撂荒”,从耕种状态进入“休眠”状态。为了唤醒“休眠资源”,岚皋县指导贫困村将举家进城户、“五保户”、易地搬迁安置户“撂荒”的承包土地流转到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既维护了群众的承包和收益权,又使“休眠”的土地资源成为集体经济规模化聚集性资产。

城关镇永丰村由于进城人口较多,60%以上的集体土地资源处在“休眠状态”。2018年年初,该村把被“撂荒”的土地资源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建起一个以鱼塘养殖为中心,垂钓、采摘、观光一体化的休闲农业园区,集体经济随着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进入“家底”增长过程。

因地制宜做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蛋糕”

陕西金岚木业有限公司是岚皋县从浙江引进的木材深加工和高中档家具制造企业。2016年,金岚木业公司与岚皋县南宫山镇山林循环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将展望村所有泡桐种植户经营的土地进行流转。“我们提供管护、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对产品进行保底价格收购,还在村上建立了初加工厂,大大节约了运输费用,带动贫困户就业。”金岚木业公司总经理黄洪波说。

岚皋县推动15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与金岚木业公司合作共建速生泡桐林基地,目前合作建成的速生泡桐林基地总面积超过10万亩。2020年以后,每年进入采伐期的泡桐林将达到1.5万亩,预计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将有2700万元的稳定收入。金岚木业公司也将进入高速成长期,预计2020年产值将由现在的4000万元提升到2.5亿元。

岚皋县绿色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加快产业化开发,岚皋县一面着力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面大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对接,在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建立合作共赢机制,面向全国市场建设农村绿色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南宫山镇西河村根据市场需求优选短长期有机结合产业,短期集中发展土鸡、土猪、土羊、蜜蜂“三土一蜂”养殖产业,确保贫困户当期增收,集体经济有现金流。长期重点发展2300亩以厚朴林为主的优质中药材基地,确保集体资产在绿色产业发展中不断增值,贫困人口在集体经济壮大中长期受益。根据厚朴林6年至10年的生长周期,预计每一个周期产值800万元左右,利润达250万元至400万元,这将成为西河村集体经济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通过深入推进以“三变”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岚皋县新成立的6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有了一定“家底”,具备发展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推动贫困村农村集体经济从农村经济的边缘进入主流,采取合作经营、自主经营、多元经营等方式,发展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大集体经济“蛋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生多重效应

蔺河镇蒋家关村贫困群众汤守清,近年来一直种植玉米和土豆,一年到头收入较低。2012年,他参加了由政府部门主办的技术培训后,种植魔芋,开始走上脱贫的道路。

“种植魔芋,让我有了收入。我每年都会扩大种植规模,现在已经种了30多亩魔芋,每年收入两三万元没问题。”1月8日,汤守清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说。

除了自己的经营收入,汤守清还入股了蒋家关村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岚皋县明富魔芋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每年有固定的分红。每年在合作社务工两个月,能得到6000多元的务工收入。2017年,汤守清顺利实现脱贫。

目前,岚皋县全县52个“三变”改革试点村有4060户贫困户变为股东,“家庭经营收入+务工收入+分红收入”基本模式开始全面推行,2017年贫困人口实现分红收益117.6万元。南宫山镇宏大村2017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672.9元,其中来自集体经济分红的有420元,带动新增收入比上年增长35%,促进贫困户加快跨越贫困线,当年有15户52人达到退出标准,全村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18.67%下降到14.59%,为整村脱贫提供了有利条件。

贫困村内生“造血”功能提升,增强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信心。岚皋县引导贫困村把“沉睡资源”“休眠资源”和碎片化经营资源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聚,推动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成为发展规模经营的市场主体,启动了贫困村内生“造血”机制。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提升了贫困村内生“造血”功能,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看到大山里孕育出的集体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空间拓展,贫困群众感到生活有盼头、脱贫有劲头、致富有奔头,增强了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信心。

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说:“我们以‘三变’改革为重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添了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动力,增强了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实力,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探索出了一条攻克深度贫困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