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元月,李立科出生在陕西武功县一个贫苦农家。农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此,他与土地、农民结下了一世之缘。
20世纪80年代初,陕西每年粮食缺口达1.5亿公斤。为改变这一局面,省上决定在渭北旱塬开辟“第二粮仓”。李立科临危受命,打起铺盖就来到了合阳县甘井乡。在这个当时人均年纯收入35元、口粮分不到150公斤、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李立科怀着“让大家能吃饱肚子”的朴素信念,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研究。他先是提出了“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的方案,使小麦亩产由50多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这一技术在渭北旱塬的20多个县被广泛推广,使陕西一年增产小麦8亿多公斤,农民吃粮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李立科深知,施肥只是解决了小麦由低产到中产的问题,如何达到高产,关键还在水。然而,水已经困扰渭北旱塬几千年了。李立科萌生了采用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想法,并开始着手这项技术的科研试验。
这时他的身体出了状况。经确诊,他患上了左上颌窦鳞癌,且是中晚期。在各方面的关怀下,李立科的手术成功完成。李立科又回到了甘井乡,回到了他的试验田。1995年,他总结出“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使试验田里小麦亩产达到437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0公斤。这项技术不仅使粮食增产,而且节约了灌溉水,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
“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技术一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七五”期间,甘井试验基地的“旱地农业增产技术”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国内许多省份的专家和农业部门负责人纷纷前来考察学习,许多外国专家也来观摩。李立科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李立科学习。
李立科创造了陕西农业史上的奇迹。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实地考察后对李立科说:“你的研究对世界旱作农业有指导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陕视察时,专门约见了李立科,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作为陕西农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李立科用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省的粮食缺口难题。“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宋人李纲《病牛》一诗中的名句,20世纪90年代,合阳县甘井乡的老百姓曾把这诗句制成牌匾,送给李立科。这句话,是对他最好的评价。(执笔 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