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土壤科学和水土保持事业的朱显谟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科研工作要认真,亲自上手;多有疑问,不迷信权威。这是朱显谟先生对我们的教导。他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5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研究员刘国彬说,作为朱显谟院士的学生,在工作中他始终牢记教诲,坚持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去年一年,他有5个多月时间,坚持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研究的科研一线。
朱显谟,我国著名土壤学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土壤科学和水土保持事业,用一生践行了“以身许国、创新为民”的初心使命。
2017年10月,新华社《瞭望》周刊报道: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这个喜讯,朱显谟期待已久。在他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的过程中,曾发出“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的誓言。1个月后,朱显谟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出生于江苏崇明的朱显谟,少年时深感“农业劳作异常辛苦,方法古老,收获有限”,萌生了“做一名科学农民”的想法,并以此为座右铭写在全班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大学毕业后,朱显谟在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指导下开展土壤调查,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农民”。大量的野外实习和调查,让他对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发生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等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严谨治学、勤于思索的学风。
“研究必须立足于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崇洋媚外。模仿是手段,追踪创新才是目的。” 朱显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世纪50年代,朱显谟在对陕西省耕作土壤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纠正了国内外学者将黄土高原黑垆土、塿土划为栗钙土的差错,并提出把黄土高原黑垆土、塿土专门列出建立独立土类的意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学术界的广泛应用。
作为古土壤研究的开拓者,1954年,朱显谟首次公开发表黄土剖面中的“红层”是古土壤的观点,更正了法国第四纪地质学家德日进和我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杨钟健未予肯定的“红色土”是黄土这一重要的地质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朱显谟先后参加了4次黄土高原考察,黄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恶劣的生态环境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我为这稀世宝地和几千年灿烂华夏文化发祥地经久不衰而感叹,也为长期严重水土流失使黄土侵蚀区满目疮痍而扼腕痛惜。”
1962年6月,朱显谟倡导并亲自参与建立了位于陕甘边界的子午岭连家砭野外科学观测定位站。当时的子午岭50公里范围之内没有县城,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交通十分困难。朱显谟带领30多名科研人员长期在此开展研究。他还领着科研人员一个一个试验点跑,采集数据和土样,最多的一次采集土样多达100公斤。
1981年,年近古稀时朱显谟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感“幸运、欣慰和任重道远”,真诚表示“要为党、为人民、为国家、为科学事业献出余生”。
朱显谟先后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沟沟坎坎20多次,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新疆,在认真总结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与水土保持、国土整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群众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为整治黄土高原和根治黄河提供了理论依据。
“28字方略”后来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及验证。经过2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践,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31.6%提高到现在的65%,黄河输沙量由过去每年16亿吨下降到现在不足2亿吨,助推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400公里。黄土高原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