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指引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市场供应充裕,活力不断增强,粮食储备库存充足,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粮食连年丰收,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2月23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这一问题: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靠自己端牢我们的饭碗!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在粮食问题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从吃饱到吃好,从米面油到肉蛋奶,消费结构还在不断地升级,粮食需求仍然呈刚性增长的态势,结构性矛盾又不断地凸显,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加剧。
我们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今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着重要意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保障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必须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切实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们必须落实好“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土生万物、地发千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从耕地保护做起,不打折扣地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并不断发挥科技助农、技术赋农、人才强农的作用,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整个农田的综合产能,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我们必须厉行节约,让杜绝食物浪费成为全民共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立法,强化监管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约节俭的社会风气和氛围,使节约粮食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进而夯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