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开展辖区野猪种群的分布、数量与密度调查。
野猪危害既是生态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自2021年延安市黄龙县被确定为国家级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县以来,该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创新发展,依法、科学、有序推进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有效减少了野猪危害和群众损失,增强了群众防控意识,为全市开展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合法规范建队伍
“野猪一般在粮食收种季节下山觅食,经常是晚上‘作案’,吃农户的玉米、土豆等。”黄龙县崾崄乡崾崄村村民刘正富说,近年来,村里野猪频频出没,破坏庄稼、与农民争食,大家深受其扰。据初步调查统计,黄龙县野猪数量超4070头,超过全县生态容纳量1300余头。
面对野猪的“蛮横”,村民很无奈。
野猪不轻易攻击人类,近年为何频频下山?“根本原因在于生态环境改善带来野猪种群迅速扩大,加上缺乏天敌,野猪已成泛滥之势。”黄龙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张文龙告诉记者,黄龙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野猪的生存、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野猪种群的无限制扩大,已成为庄稼人的心病。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黄龙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牵头组建护农狩猎队。
可工作一开始,张文龙就犯愁了——枪支设备还不到位。野猪攻击性强,没有武器的话护农狩猎队工作很难开展。之前,县公安局已经向省公安厅请示配备猎枪,但由于猎枪属于国家严格管控枪械,配备很困难,组建狩猎队工作一度停滞。
时间紧,任务重,无奈之下,张文龙想到了黄龙县民间的土办法,那就是“猎犬围猎”。但是全省范围内还没有这个先例。如何在合法、规范的情况下使用这个办法?张文龙了解到,首先要有一支合法的狩猎队伍,其次队员要有狩猎证。
说干就干,请示了省林业局之后,黄龙县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抽调退役军人、有狩猎经验的农户及身体素质强的乡镇村干部组建乡镇护农狩猎队。护农狩猎队成立以后,乡镇与队员签订狩猎协议书、狩猎承诺书。同时,乡镇收集队员提交的个人身体条件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人身意外保险及狩猎工具证明后,向县自然资源局、县行政审批局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发放狩猎证,队员凭此就可以开展护农狩猎活动。
历时两个月,一切就绪。2021年11月10日,对于延安市狩猎文化遗产传承人、黄龙县石堡镇的王新华来说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拿到了黄龙县第一个狩猎证。
截至今年3月,黄龙县共有护农狩猎队伍8支,发放狩猎证31本。
“猎犬围猎”显成效
事实上,在确定“猎犬围猎”这个办法之前,张文龙心里是犯嘀咕的,他不确定这条路是否可行。在正式围猎的前一夜,他失眠了。
思考了一夜之后,张文龙和队友上山了。他们循着野猪的踪迹寻找。野猪昼伏夜出,一般会出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在正式围猎之前,这样的“踩点”工作必不可少。
一声号角吹响,围猎活动正式展开。一名猎手带领配备护甲的猎犬先行展开侦查,待锁定野猪行踪之后,大部队便随着号角声全员出动,追击猎物。
进入陌生的山林,2小时后,训练有素、有经验的猎犬就找到目标并控制住了野猪。队员们根据猎犬身上的卫星定位仪迅速抵达现场,并使用长矛对野猪进行猎捕。
首战告捷,这让护农狩猎队队员吃下了“定心丸”。事实证明,“猎犬围猎”这条路行得通。
在成功猎捕野猪之后,由猎捕人上报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并将猎获的野猪送至县级集中收缴点。县野生动物保护站派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对上缴的野猪进行称重分级、打耳标、登记,并现场拍摄交接野猪的照片。猎捕人签字确认后,上缴的野猪将交给固定掩埋人员掩埋,并由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一坑一猪,一猪一照片,每一头猪的耳标都清晰可见。这样一来,从收缴到称重、打号、登记,再到掩埋,每个环节都有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确保猎获物不流失,不出现问题。
农民“心病”得疗治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黄龙县共猎捕野猪430头,发放野猪毁坏玉米补偿款199万余元,为7个乡镇44个行政村1482户村民减轻了因野猪造成的经济损失。
“去年的玉米没有收成。”崾崄乡崾崄村村民王继龙说,他去年在山上种了一亩玉米,最后一根玉米也没尝到。今年收成明显好多了。
往年,每到春耕、秋收期,张文龙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群众反映野猪的种种“劣迹”,要求政府介入解决。为了保护粮食不被野猪破坏,村民们在田里插满用塑料袋和破布制成的假人,用高瓦数的大灯彻夜照明,甚至搭帐篷通宵看守。但野猪仍不时前来,大摇大摆,下山吃饱,原路返回。
令张文龙欣慰的是,今年春季收到野猪拱种子的投诉很少,野猪侵害农作物的情况终于有了好转。
“这一年我拿到了7.8万元狩猎补助款。”护农狩猎队队员王新华说。
为增强各乡镇护农狩猎队猎捕野猪的积极性,黄龙县规定对猎捕野猪的狩猎队进行猎捕奖励。奖励资金可以用于对各乡镇护农狩猎队队员进行奖励和护农狩猎队日常开支,护农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乡镇,由县自然资源局申请省、市财政资金进行额外奖励。截至今年2月底,黄龙县已猎捕野猪430头,兑现补助资金约60万元。
此外,保险也为群众减少了损失。界头庙镇小峪村村民冯广明今年春季刚种上玉米就被野猪拱掉了3亩,本以为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被野猪糟践了的玉米种还能得到赔偿。7月,冯广明拿到了900元保险赔偿金。
由于群众连年受到野猪危害,黄龙县农作物损失严重。为此,黄龙县出台了《黄龙县野生动物损害农作物补偿办法》,为全县群众购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以每亩300元的标准对受损玉米涉及的农户进行补偿。截至目前,全县实际补偿金额199万余元,切实做到应补尽补,弥补了群众经济损失。
取得好成绩之后,张文龙身边也有过一些声音:“野生动物的防治真的科学吗?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吗?”
“调控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张文龙告诉记者,野猪数量如果过多,不仅会侵扰农田,也会伤害山上的濒危、珍稀野生植物,在防控到合理的数量之后,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