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 “合适”最重要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农民日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22-12-29 11:41

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在硕果累累的苹果园里,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并肯定了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在得知村民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时,他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总书记用“合适”二字,不仅一语道破了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关键,还深刻揭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一直以来,我们不断探寻农业现代化之路,但对于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却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西方大农场、大公司就是农业现代化。这固然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成功模式,然而却未必适合中国。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关键是要符合一国国情、一地实际。

其实,农业现代化并非多么高深玄奥的概念,而是源自生产生活实践,包含了诸多简单朴素的道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合适”。这个“合适”,往小了说,是一个农业产业与一地发展条件的匹配性、适宜度;往大了说,关乎一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和道路选择。

南沟村在选择农业产业方面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该村充分考虑了气候、光照、纬度、海拔以及市场等因素,最终决定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苹果产业势头良好、就地卖出、销路不愁,也充分说明了产业和本地的合拍性,是适宜的。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反面的教训也是有的。曾经,一些地方在富民产业的选择和培育过程中,出现了“贪大求洋”“脱离实际”的错误倾向。不考虑本地实际,跟风随大流,盲目上马“高大上”的项目,结果导致产业“水土不服”、难以落地,不仅没有结出富民的果实,反而浪费了宝贵的项目资金,损耗了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怎样找准合适的产业?首先要多听取农民的意见,农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对于什么产业可以搞、适合搞,最有发言权。发展产业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农民致富,如果产业选择不合农民的心意,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就无法发展壮大。

产业选择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前瞻研判和协调引导作用。有关部门在充分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还要对产业的前景作出具有前瞻性的研判。政府掌握的信息更为宏观和全面,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更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的产业培育方案。政府要综合分析气候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市场潜力等因素,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主体积极参与到农业优质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中来,帮助农民念好产业经、选好致富路。

大道至简,合适最好。只有把“合适”理念贯彻落实到三农工作各方面,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巨轮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