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第八届小麦文化节成功举办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08 18:26

6月6日芒种节气,第八届小麦文化节在杨凌良科小麦基地举办,多位专家从育种、管理等方面,就如何应对小麦收获季遇到连阴雨问题,为群众支招,首发了歌曲《中国饭碗中国粮》。农科专家、粮食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家等2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还围绕举办小麦文化节的意义、陕西面食文化、育种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小麦文化节自2016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志民教授说:“小麦作为中国北方一个非常主要的粮食作物,给它设一个节,我认为是应该的。”

小麦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和陕西的面食文化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杨凌蘸水面、武功旗花面、岐山擀面皮、乾县锅盔等一系列产品,对提高我们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丰富我们的饮食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今年小麦面临的问题,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辉说:“今年小麦按前面的长势来看不错,但是后面遇到了多年不遇的阴雨天,在挑选品种时要注意选择适宜本地种植且穗发芽抗性好品种留种,同时在小麦育种中要加强穗发芽抗或耐性好的品种的选育,把抗性好的品种挑出来。”

“根据天气预报,近一周之内,基本都是晴天多云,要做好小麦收割准备工作,准备好收割机械、晒场、和烘干设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成社建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杨凌示范区聚集起大批良种研发企业,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丹东良玉种业首席专家、杨凌良科农业科技董事长宋协良说:“第八届小麦文化节放在良科来办,使我们在振兴中国种业、加快新品种研发、进行市场转化方面,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一带一路”上的杨凌“上合故事”备受各界关注,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金乐天说:“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博士后,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小麦文化节,我们巴基斯坦小麦产量最多是400到500斤,通过小麦文化节参加活动我看了很多不同的小麦品种,特别是有一些品种产量超过1000斤,我希望把这边的好品种可以带回巴基斯坦,可以带到‘一带一路’国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来自杨凌铁路工程学校学生胡一凡说:“很荣幸参加第八届小麦文化节,此次活动意义重大,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粮食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粮食,光盘行动,我也要呼吁身边的朋友这样做。”

说起小麦文化节的下一步打算,小麦文化节策划人王天玉信心满满:“在示范区的指导下,在各界的鼓励、关注和支持下,我们要把小麦文化节打造成杨凌的超级IP,在全国小麦产业领域发出杨凌声音。”

活动现场,活动举办单位杨凌小麦产业研究中心聘请王辉、樊志民、王成社、宋协良、黄璞为“小麦文化传播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