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新观察 | “选”好油菜种 解码农业“芯”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行波 刘智辉 发布时间:2024-06-17 14:31

油菜是我国分布区域最广、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不断挖掘油菜生产潜力,加快选育高油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推进油菜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对保障食用油供给,夯实国家粮油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为30%左右,国内食用油供给一直存在较大缺口。在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相继提出: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轮作、扩大油菜面积。不难看出,稳粮扩油,提高我国植物油自给率,迫在眉睫、备受关注。

杨凌,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队”,近年来,立足打造旱区种业硅谷目标,搭平台、建机制、促融合、聚要素、强产业,持续推动种业发展。特别是在瞄准油菜产业发展方面,探索了一条面向前沿领域、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群众期盼的油菜“选”种新赛道。

农户:按需求“选”优质品种

连日来,大面积的油菜已颗粒归仓。咸阳市乾县临平镇孟家店村的油坊,迎来了榨油高峰期。由于该油坊地处武功、扶风、永寿、乾县四地交界位置,因此这里吸引了周边很多农户前来榨油。

油坊经营人祝义辉已经有30多年的榨油经验,对油菜品性、出油率等榨油的关键要素了如指掌。“油的好坏一般要从颜色、香味、出油率来看,好菜籽榨出来的油又黄又亮,油质清透,品质越好闻起来气味也很香。”祝义辉说。

他告诉记者,近几年前来榨油的农户,大多都种植了新品种油菜,基本上100斤菜籽就能榨出40多斤油,甚至2.3斤菜籽就能榨出一斤油。

油菜产业能在政策的春天里绽放金黄,也要在市场的夏天里收获黄金。近日,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的800亩油菜,迎来了丰收。收割机来回在田间穿梭,一株株油菜被卷起送入收割台,很快完成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

村委会主任李浩林正在田间指导作业。他告诉记者,范家塬村种油菜已经是有10多年的基础,并建成了土梁油压榨生产线,年加工油菜籽25万斤,产出成品油8.25万斤,实现收益16万元。

连续多年,范家塬村每年都在试验示范油菜优良品种,从而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我们在选择品种时,主要要看种子的耐寒、耐旱、抗倒伏及出油率等方面情况,而且要适用于机械收获。”李浩林说。

企业:市场导向科研支撑“推”好种

只有种子好,才能收成好。

农户能否买到好种子,与种业推广企业选择的品种密切相关。作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开展科企合作育种。目前,该企业自主选育品种有26个,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品种18个。

记者了解到,在选择推广的品种中,推广企业并不是等品种登记后直接拿来开发,而是从“婴儿”阶段开始,就要经过密切观察、大面积布点试验示范展示、品性测试等环节,观察品种的综合抗性、安全性、稳定性,再进行细致分析,商谈联合开发机制,往往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考验。

“企业直面市场,首先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熟悉推广区域的生产需求,再和育种单位对接、寻找需要的品种,然后试验考察适应性。在不同年份种子遇到的灾害性气候越多,将来的安全性越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让农户种上好种子。”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引祥说。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该企业已经在全国23个省建立了县级和乡镇渠道为主的销售网络,其中,县级代理商发展了879多家,乡镇零售店在全国发展了近30000家,实现了年销售油菜种子100万千克以上,年推广面积600万亩左右。

“我们的沣油737,年推广面积在300多万亩,连续多年推广面积位列全国第一,成为推进长江流域油菜生产转型和推动油菜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品种。经营的秦优1618,年推广面积在100多万亩,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油料主导品种。仅这两个品种加起来年推广面积在400多万亩,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以及产量计算,年产值突破40多亿。”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龙说。

王金龙告诉记者,随着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近年来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公司探索出了一条“公司+种植户+服务平台+贸易商”的新型良种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农机农技服务,再到订单收购的完整产业链。

育种单位:面向市场和科技前沿“育”良种

近年来,省杂交油菜中心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课题,通过在全国建立油菜新品种的测试网络,建立试验示范点,召开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等形式,加强科企业联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目前,育成的40多个品种有20多个品种成功转让,今年又有5个品种有转让意向。

“在油菜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品种到自主选育品种,从培育高产高油品种到培育低芥酸、低硫苷“双低”优质品种,再到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应用三个生产技术和育种水平的变革,实现了从自主选育到追求高产高油,再到注重品质改良的蜕变升级。”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殿荣说。

据李殿荣研究员介绍,多年来,省杂交油菜中心在杂交油菜培育上取得了多个重大突破,通过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的创新,把油菜种质的含油量从40%左右最高提高到了66%,成为目前国内外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资源;发明的化学杂交剂应用在育种中,已面向全国示范推广了5000多万亩,增产40多个亿,达到了国内外领先的水平,走出了一条从种质资源创新到育种技术突破,再到杂交育种、杂交制种的油菜生产全产业链,推动了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将来的发展方向,要有抗除草剂、抗裂荚、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相关的性状,而且含油量要在45%以上。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用化学杀雄技术进行杂交组合的选配,大规模的选配和杂交组合的筛选,选育优势更强的杂交种。在技术方面,除了常规育种,我们还将应用分子标记快速选择、辅助选择,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大量创制种质资源,选育高油高产优势更强,抗病、抗倒、宜机收的突破性品种,以育种的新质生产力推动推广的现实生产力。”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说。

通过观察油菜生产的环节,我们不难发现,农户种植看重种子的产量、含油率、抗病、抗倒伏、宜机收等特性,种业企业作为连接农户和育种单位的纽带,更加注重品种的综合特性和稳定性,往往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当好农户的“把关人”。

而育种单位除了要面向国家政策、面向市场不断培育、更新换代优质品种,更要联合企业瞄准前沿科技,围绕种业“卡脖子”问题,加速培育高产油、广适应、高品质的突破性新品种,引领种业产业向更高层面发展,让中国“油瓶子”装更多中国油,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