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小麦的“进化”路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米蓓 仵佳伟 发布时间:2024-07-31 15:45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和基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如何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为中国饭碗筑牢“中国芯”贡献杨凌力量?日前,记者深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挖掘一粒粒优势种子研发培育背后的不凡历程。

尽管已81岁高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小麦育种专家王辉仍然坚持工作在一线,定期和团队成员一起研讨小麦育种问题。“今年‘西农962’的品质特别好,籽粒很漂亮。”在西农大北校区的一间办公室里,王辉正和团队成员对今年夏收小麦样品进行观察记录。

王辉师从我国一代小麦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由赵洪璋选育的“碧蚂1号”,创造了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也将小麦亩产量从最初的90公斤提升到了300公斤。“当时的条件比较差,但是对综合要求非常严格,因此育成的品种一般都是大品种。”王辉说。

在赵洪璋的指导下,几十年来,王辉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着我国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王辉团队在赵洪璋的育种基础上,培育了“西农979”“伟隆169”两个品种,再一次将小麦产量提高到了500公斤。

王辉表示:“我们这个团队继承了赵老师的育种经验,赵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育种要将目标定在五年以后,要有长远规划。”

从两亩试验地到亿万亩生产田,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老一辈的育种家,王辉教授从事育种事业近60载,如今他已培育2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8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新增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王辉团队成员冯毅说。

与传统育种方式不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90后青年教授李停栋则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为小麦育种开启“加速度”。

这两天,他正带领着学生对小麦材料进行基因分子的筛选和鉴定。“基因编辑它就像是一把剪刀,对作物的特定片段进行剪接和修饰,这样能够更加精准定向去改良作物中一些基因位点。”李停栋说。

李停栋利用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发了一套病毒介导的小麦基因组编辑组分递送新系统,为小麦基因功能和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从而加速培育出具备高产、优质、抗病等优异的小麦品种。

振兴民族种业,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在李停栋看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改变过去那种依赖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的传统育种方式,需要更多依靠科技赋能。

麦香飘过岁月,从“传统育种”到“分子育种”,从老一辈育种家到新一代青年育种人,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优质小麦品种越来越多,发展种业的接力棒也从赵洪璋、王辉这样育种家传递到李停栋这一辈年轻人手里。

多年来,以“西农”系列为代表的小麦重大品种创新与应用,主导了黄淮麦区小麦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的4次,累计推广20多亿亩,增产超500亿公斤。截至2023年底,杨凌在黄淮麦区已建立3个试验示范站和22个新品种示范园,累计推广46个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优品种,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今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90周年,杨凌示范区将坚持区校融合、协同创新、共担使命,作为我国旱区种业创新的排头兵和引领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