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织就丰收画卷,杨凌共庆丰年盛景。
9月22日上午,杨凌迎来了第七个农民丰收节,一场集科技、喜悦与希望于一体的盛宴,在万众瞩目下拉开序幕。
丰收的喜悦,离不开科技工作者们的辛苦耕耘。27年来,杨凌聚集了7000多名农科教人才,累计推出科研成果6000余项,亿万农民受益良多。这些农科专家被大家称作“超级新农人”,因为他们种的不是普通的庄稼,而是农业的芯片。科技与农业手牵手,共同编织着丰收的梦想。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三位“超级新农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吉万全,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薛吉全,以及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穆建新,带着他们的科研硕果受邀上台,与广大农民朋友共庆丰收的喜悦。
小麦田里的希望之光
“西农511”闪耀登场
前几天,一条新闻刷爆了杨凌人的朋友圈,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杰出校友李振声院士荣获了“共和国勋章”。作为李振声院士的得意门生,吉万全教授首先登场。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吉万全教授如同从麦田深处走来的智者,他手捧一束金黄色的麦穗,那正是他心血的结晶——“西农511”。吉万全教授不仅继承了恩师的科研精神,更在小麦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农511”以其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农民心中的“金种子”。
在聚光灯下,每一粒麦粒都仿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讲述着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吉万全教授的话语深情而有力:“这不仅仅是一粒种子,它是我们与大地共同的约定,是农民兄弟增收致富的希望之光。”
玉米地中的机械革命
“陕单系列”拥抱未来
紧接着,薛吉全教授带着一股来自田野的清新气息步入会场,他手上的两个玉米棒子尤为引人注目。
薛吉全教授详细介绍了陕西省今年的玉米收获情况后,开始了“亮宝”:“看,这就是我们的团队近几年来选育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陕单609’和‘陕单660’。一个是‘陕单609’,连续三年在一块地里面亩产超过1300公斤。一个是‘陕单660’,非常适合机械化收割,可以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籽粒。”薛吉全认为,“丰年看潜力,灾年看品种。”“陕单609”具有卓越的高产性能,而“陕单660”不仅拥有强壮的体魄,还能轻松拥抱机械化时代。这两个品种各自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我祝愿所有的农民朋友用最好的品种、最好的技术,取得好的收成,让‘粮袋子’、‘钱袋子’鼓起来!”薛吉全教授的祝福,温暖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油菜花海的金色梦想
“高油之花”绽放希望
正当人们沉浸在玉米的奇迹中时,穆建新主任带着一阵芬芳而来,他手中的那捧油菜花,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礼物。
“乾隆皇帝有首诗赞美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我手上的可不是普通的鲜花,也是农民朋友的丰收花、致富花、幸福花……”穆主任现场展示了用该品种油菜籽榨出的食用油,并邀请大家品尝用这优质菜籽油制作的油泼面。
随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油泼面被端上舞台,那金黄色的油花在阳光下跳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赢得了阵阵掌声和赞叹。穆主任笑着邀请大家品尝:“尝一尝吧,这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我们科技兴农的甜蜜果实。”
“我们的油菜新品种不仅出油率高,而且营养价值丰富,是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好帮手。”穆主任的介绍,让在场的农民朋友信心倍增。
科技与农业共舞,丰收之歌响彻云霄。育种专家们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相信在科技的引领下,扛稳“粮袋子”、拎好“油罐子”,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丰收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