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一期)项目
9月11日,位于杨凌示范区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一期)项目大楼里,一场关于旱地玉米种植技术的培训交流拉开帷幕。
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一期)项目是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一中心多园区”的“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会议中心、培训展示中心以及酒店公寓组成,是集文化交流、会议会展、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
记者看到,该项目外观设计优美,宛若一条飘逸的丝带,寓意着丝路文化的延伸。
项目成功建设的背后,是相关人员层层攻克施工技术难题。
由于设计的独特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1.28万平方米的模板支撑体系,跨度大,层数高,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项目部组织专人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并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高支模识别和模板设计,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在搭设过程中对架体搭设的垂直度、间距、防倾覆措施、连接点等进行检查,并组织专家论证。现场实施过程中对材料和施工过程跟踪检查,保证模架承载力及稳定性。”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一期)项目经理王威说。
此外,项目建筑造型曲率多变,结构弧形构件多。为保证弧形结构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曲线平滑,项目施工技术人员采用以极坐标法和弦支距法为主的测量方法,对弧形结构进行测量定位。同时,项目在施工材料运用方面提前进行整体策划,材料在工厂加工前即完成装饰面层与末端设备安装排版,施工过程中统一协调,精准控制,分专业流水作业,一次成优,尽量避免现场二次返工及修补。
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一期)项目于2022年5月交付使用。一年多来,项目系统运行正常,各项功能使用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杨凌示范区的新地标。
该项目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养、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带来了新机遇。截至目前,这里先后举办20多项双、多边交流活动,创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实训基地21个,建成13个国际科研创新合作平台和8个国际合作园,各国派出73批194人次专家团队进驻。同时,举办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援外培训班10期,380多名政府官员、农业科研人员参加培训;开展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技术远程培训20期,教学视频点击量突破2.4万人次,上合组织国家对基地培训品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