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以“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分论坛三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杨凌示范区举行。
论坛期间,来自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国际投资集团、陕西省秦商总会等有关方面代表和专家,围绕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实践与案例,与上合组织国家有关领导、专家和学者,分享了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国经验。
社会组织是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作为致力于推动和支持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和减贫经验分享的枢纽平台组织,以增进中外民心相通为重要宗旨,推动了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中促会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同中外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践行‘上海精神’,继续聚焦发展,支持中国社会组织更好‘走出去’,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研究员朱静芳表示。
阿里巴巴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的科技与平台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成立了“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围绕五大方向开展脱贫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5月“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升级为“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并发布"热土计划”。
“目前,我们形成了以乡村特派员制度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模式,阿里选送资深优秀员工派驻到欠发达县域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特派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协调阿里巴巴以及阿里生态资源,围绕产业、人才、科技和巩固脱贫3+1方向深入乡村,保障‘热土计划’各项目扎实落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表示,只要大家“在一起”结合乡村所需、发挥自己所能,乡村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奋进之年。
“从助农角度出发,我们采用‘订单前置、以销定产’的方式,提高或保护产品源头收购价格,着力解决农民资金短缺、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好价。先后与黑龙江、湖北、四川、湖南、河南、内蒙古等多地政府部门达成战略合作,帮助当地农民分销大米、小米、黄桃、玉米、李子、大蒜等多款产品达13000多万元。目前已在21个省市建立了农产品供应体系。同时启动‘乡村振兴百村行动’,在全国将优选100个具有农特产品的村镇、建立100个红色党建宣传教育基地、优选100个农特产品、每款产品销售额将不低于100万元。”中国光彩事业国际投资集团总裁陈江涛在分享经验时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见证者、参与者,光彩集团愿身体力行,积极汇聚科学技术、产业项目、金融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以助力好、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秦商总会成立于2012年4月3日,目前已联接了全球各地陕西商会270多家,注册会员合计5万余家。秦商总会于2019年和2021年先后受命担任脱贫攻坚紫阳合力团和乡村振兴紫阳合力团团长单位。
秦商总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刘阿津在经验分享时表示:“在4年多的实践中,我们确立了党建+乡村振兴、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多元化’合力团、‘政府主导、电商运营、会员购买’的消费带贫帮企模式和工委会+秦商企业的五大秦商模式,帮扶紫阳乡村振兴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秦商总会带领46家省级社会组织在紫阳县实施了52个项目,累计投入资4433.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