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兵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3月20日,杨凌示范区2019年工作会议召开,大会授予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示范区科学技术局、示范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杨凌电视台、杨凌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2018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标兵单位”称号。为进一步弘扬榜样力量,凝聚追赶超越抓落实的强大动力,推动示范区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现推出“向标兵学习 向目标奔跑”专栏。
近日,示范区标兵单位评选结果出炉,示范区科技局榜上有名。
荣耀加身,离不开背后默默的付出。去年以来,示范区科技局建成运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渐趋完善。同时,在探索飞地园区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使示范区科技局犹如璀璨明珠般,从众多示范区标兵单位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目标责任考核标兵单位。
抓基地探索科技推广新模式
每一次的示范推广,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河南省的伏牛山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本是我国北方猕猴桃的优生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品种过于老化、管理水平粗放等原因,伏牛山地区的猕猴桃产业一直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就在当地群众为此困苦不已时,伏牛山猕猴桃产业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占德教授以“科研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先后将杨凌的脐红、徐香、翠香、猕香四个猕猴桃品种带到河南省内乡县种植推广,使得当地的猕猴桃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看到了科技力量带来的优势后,当地又围绕猕猴桃产业,在新品种引进、标准化栽植、水肥一体化管理、有机模式培育等方面与杨凌展开了深度合作。
“以后每年我们都会坚持去杨凌学习取经,也会积极准备参加农高会,让杨凌的科技之光辐射河南以及各省市,让科技之火在全国能够引起燎原之势。”伏牛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激动地说。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履行国家使命,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通过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带动旱区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全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甘肃省天祝、临夏、安定、临洮、漳县及省内有关县区新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5个,基地总数达到318个。并实施基地动态管理,组织专家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巡查。全年示范推广面积9031万亩,示范推广效益达到230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科技,能够让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而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则是群众产业脱贫的重中之重。略阳县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大县,中药材也是当地扶贫骨干产业。但该县中药村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一直是产业发展“心病”。
针对这一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跃进带领技术团队,在陕西省略阳县五龙洞镇黄精中药材基地里,通过推广科技措施,提高科学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水平,为当地构建了一套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当地“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依托基地技术攻关,通过规模化种植,不仅降低了种植风险,而且还能使农民收入提高30%以上,全县上千户药农因此受益。”略阳县中药产业发展局局长陈西平说。
据了解,在杨凌,像张跃进这样的科技扶贫团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运用自身的科技力量,帮助引导更多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实现精准脱贫。
除此之外,示范区科技局还针对旱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修订《农业科技培训管理办法》,统一标准、规范程序。面向旱区培训农民61219人次,其中面向省内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培训农民10481人次,1671人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全国累计14469人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证书。种种措施,使得杨凌在国家的精准脱贫大政方针上精准发力,带动当地脱贫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区校紧密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只有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才能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2018年初,一则好消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来,“陕西省苹果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业信息感知和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提升科技基础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学科群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支撑,使杨凌的科研平台支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那么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了,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如何将成果转化出去,又成了示范区科技局积极努力的动力源泉。
就在第25届杨凌农高会开幕前一天,经过前期的紧张筹备,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正式投运并同步启动线上平台。它能够集聚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用定制的价值评估算法对成果进行初步筛选,经过专家团队后期修正,给出科技成果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成熟度评价,形成市场交易基准建议价格,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并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等后续服务,切实保障成果转化获得方的权益,健全并完善成果集聚、筛选评估、转化撮合、金融支撑等方面机制,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农业科技成果在杨凌聚集和交易转化,使之成为符合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这是杨凌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示范区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示范区大力实施“3631”方略,优化示范区营商环境,杨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步伐显著加快,制定出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方案》,制定并实施区校融合发展《意见》,坚持常态化开展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通报和重要活动、重要事项会商。“区校一体、融合发展”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实现科技成果技术合同交易2.29亿元,品种权交易1.4亿元;支持产学研用协调创新项目23项,获得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13项,审定认定动植物新品种22个;专利申请1991件,增长89.1%;专利授权580件,增长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