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杜娟 闫玉娟 发布时间:2020-03-06 09:3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了深刻阐释,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之永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撑。曾经,我们依靠创新,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未来,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新局面。

理念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创新理念的萌生和科学思维的变革,是指导实践活动有效开展、顺利实现的先决条件。党和国家一贯秉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的治国理念。1949年至今,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保护理念经历了从跟随借鉴到原创引领的发展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步实践,着力关注更丰富的生态产品和更优质的生态服务,体现了我国新时代的价值理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使“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等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将其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要构建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促进作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绿色发展共识。

制度创新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制度创新是涉及体制、机制、规则等多维度、多因素的系统性变革,它是人类社会演进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经历了由“分散”“从属”到“系统”“独立”的过程,生态治理体系实现了由“松散”“粗放”到“细密”“严谨”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随后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投票通过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生态保护红线被列入环保法规,生态环境损害被归入领导干部追责范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重要制度之一,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治理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巩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利用制度优势,依靠制度创新,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死守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安全。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究”“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责任机制,使各地涌现出更多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环保干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能力与水平。持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履行落实,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和重点,通过专项督察等方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法治创新是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法治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举措施之有据的重要手段。当前,结合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实际,对法治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无疑会使实践活动更加行之有效。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采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引入“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对于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依靠法治创新,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涵盖大气、土壤、水、自然生态、核安全等关键要素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科技创新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成立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设立了1000多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着力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技术和数据质量,实现了对全国范围内,地级市以上地区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围绕监控预警、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分析检测、污染防治、环境修复等方面,我国不断强化技术攻关,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技术纳入“科技创新项目”,建立面向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的科技项目库,整合环保领域的科研力量,并加强生态保护研发中心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污染防治及综合修复技术水平。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激发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建立各环节紧密耦合、综合集成的自然资源信息数据库,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效能。通过民办公助、公司联营、产业技术联盟等方式,建立一批新型环保技术研发组织。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协同创新计划,大力支持相关科研主体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鼓励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发挥各方优势,加快建立专业孵化器、创新对接平台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以创新驱动引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