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做生态文明先锋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屈荔鹏 发布时间:2020-07-30 11:27

“河道中间,人没法儿下去,为了方便打捞水中的垃圾,我在长竹竿上装上铁钩,省时又省力。”7月22日,位于秦岭腹地的丹凤县棣花镇棣花社区村级河长赵伟手持自制工具,在丹江棣花段巡河,只见他一会儿下到河道里,一会儿又走上河堤,将垃圾一一捡拾起来。

“水滋养万物,保护秦岭先要从保护水源做起。”赵伟告诉记者,“这几年,丹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经常有不知名的水鸟来此觅食、嬉戏。”

自从当上河长以后,赵伟几乎每天都会顺着管辖的约3公里丹江河道走一圈,清除垃圾,看看有没有人破坏河边植被,有没有人非法采砂、捕鱼。

赵伟是商洛市2000多名河长中的一员。一条条河流经过他们的守护,绘就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点缀在秦岭腹地,滋养着当地群众。

除了全面推行河长制,2017年以来,商洛还接续实施了新一轮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四年(2017—2020年)行动计划。目前,商洛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Ⅰ级A标准,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10条主要河流22个考核断面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丹江、洛河、金钱河等河流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城市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守护一江碧水只是商洛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之一。

在商洛,微信朋友圈里晒“商洛蓝”已成为常态。通透澄澈的天蓝色,成为商洛人的骄傲。

现定居北京的商洛人高明自豪地说,这几年自己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商洛蓝”的照片,这些照片上的景色与很多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希望“商洛蓝”能够永远“蓝”。

近年来,商洛全面开展“铁腕治霾1+8”行动,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2019年商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2天,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连续3年成为全省唯一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的地级市,被授予了“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的称号。

围绕建设“生态商洛”,商洛着力打响“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今年54岁的徐熙南,是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护林站站长,担任村护林站站长15年。他走遍了秦岭东麓秦丰村的每一段山岭和每一条山沟。

“夏天进山的人多,防火形势压力很大,稍不留意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对哪一条沟进去多少人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万无一失!”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段的一面山坡上,徐熙南正在巡山。他手持镰刀,削掉挡在面前的刺条,仔细查看着进山人的足迹。

作为护林员,徐熙南整天在山林间穿梭。“哪里有火情,哪里就会有危险!管好林区是每个护林员应尽的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守护好秦岭生态,我们义不容辞!”他说。

为了坚守“保护一江清水、呵护最美蓝天、守护秦岭绿肺”理念,商洛切实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累计关闭化工、矿山等企业90多家;着力加强秦岭地区“五乱”问题整治,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使69个违规建筑问题、454个秦岭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治到位,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130公顷,消除地质灾害隐患133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658.54平方公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商洛擦亮了“秦岭最美是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金字招牌,探索形成了生态优市、实业强市、文旅活市、城镇兴市“四条路径”,培育特色农业、大健康、大旅游、新材料“四大产业增长极”,真正把商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