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相信国家已经采取的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定会有成效;另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本来就具备免疫力,保持镇定和乐观,乐观自信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就是提升我们自身免疫力的最好方式。”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疫情情况后,有关权威专家回答了参会记者关心的问题。今天,《百姓健康》栏目编辑将大众普遍关切的心理健康问题摘编刊发,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随着很多地方延迟开工开学,有些人还会留在家中一段时间,减少户外活动和外出。这样一来,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烦躁恐慌等情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缓解?
目前,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尽量做到少出门、不聚会,这是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方式。出于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我们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长时间待在室内,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出现频繁刷手机、作息紊乱等情况,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适。而且这种改变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是疫情防控需要的适应性改变。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好生活方式,适应现在的情况,就很难缓解这种不适。
如何调整生活方式,有几点建议,概括为“五个一”:
1.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2.钻研一件事请。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3.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4.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现在有一些很好的运动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远程约好一起锻炼。
5.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心里特别难受,自己无法调整时,应拨打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击。
当前很多密切接触者和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受到感染,心理压力很大。另外,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和工作的逐渐恢复,很多人都需要外出,他们也感到焦虑,担心自己受到感染,怎样才能舒缓大家紧张的情绪,看到战胜疫情的希望?
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压力往往来自对疫情和对自己健康情况的过度关注,而且往往容易关注负面信息。因此,缓解心理压力很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积极信息,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展的积极信息;二是关注自我防护和应对压力的科学知识,掌握调整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科学方法;三是增强信心,让积极信息和科学知识发挥作用,认真配合社区和疾控部门的工作。
对于必须外出的人,可能心理压力比较大,有两点建议:
一是理性分析自己的心理压力,有些人可能情绪受影响比较大;有些人可能认知受影响比较大。大量信息反复刺激导致注意力、记忆力都受影响;有些人可能行为改变比较大,逃避本来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失眠、胃疼、腹泻等躯体反应。
大家应该认识到,这些反应大部分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觉性,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二是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果情绪压力大,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如果认知压力大,应当减少各种信息的影响,少看手机,多读书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情;如果是行为方面的变化比较大,应当提醒自己及时调整。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心理应激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自己觉得很痛苦,一定要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
普通公众如何进行心理应对,疫情发生后很多人都紧张,产生了焦虑行为,总关注转发比较负面的信息,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心理应对?
三大调整原则:一是全面观察自己的情况;二是用心倾听主流的声音;三是保持与家人及外界的联系。
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天适度关注疫情和了解防护知识,最好安排在固定时间;
2.调整生活状态,按日常生活规律生活,吃好睡好,作息规律;
3.与信赖的家人、朋友通过电话、网络联系聊天;
4.如果感到不能放松,做一做深呼吸,跟着音乐活动身体,做一些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保持身体健康,利用待在家中的空闲时间做自己原来没时间做的事情,如读本小说、追部好剧等。
学校推迟开学了,孩子在家作息时间黑白颠倒了,开学前该怎么调整?
学校推迟开学,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了。对学龄前的孩子,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可以跟孩子一起设计一些互动的小游戏。如果孩子对疫情好奇,家长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借这个机会教孩子学习健康知识,让孩子有安全感,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对上学的孩子和家长,有几点具体建议:
第一,家长和孩子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一起讨论制定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计划。
第二,生活计划中要包括娱乐和做家务的内容,最好是能够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如果家长延期上班,或者在家时间比较长,有时间陪孩子,这是难得的增进亲子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
第三,学习计划要按照学校的要求,通过空中课堂等在线教育进行学习。要像平时上学一样,认真听课和做作业。
第四,家长的情绪很重要,尽量不要太焦虑,不要太着急,保持情绪稳定。对于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孩子来说,父母情绪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对青春期以及刚成年的孩子,应当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多商量,少管制。
一些有慢性病或者精神障碍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和拿药,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想到去医院可能就会觉得非常焦虑,这些患者应该怎么办?
一、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规律服用治疗药物,不要自己擅自调整用药,以免病情波动或反复。
二、到医院取药是安全的。一方面,患者做好自身防护,戴好口罩,保持手清洁;另一方面,各医疗机构都在按照要求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比如北京市要求门诊患者在进入诊室前需要检测2次体温,以便第一时间筛出疑似人群,同时医院设有专门的发热门诊,与普通的诊疗区域是分开的。所以,常规到医院看病是安全的,一般不会被传染。
三、如果病情有波动的话,建议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