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中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刘昌 发布时间:2020-03-18 10:11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肆虐的病毒,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魄,闻令而动、舍生忘死、敢打硬仗,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用汗水和生命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展示了大国医者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对逆行而上、冲锋陷阵的全国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赞扬,“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疫情防控中医务工作者所展示出的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缩影,是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的精神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是对医学教育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医学人文教育的一次大考。医务工作者展现的崇高精神,经受疫情大考淬炼,弥足珍贵,其深邃的精神内涵不只镌刻在战“疫”中,也要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体现在日常医疗工作中。

爱国奉献精神。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就在于爱国主义始终起着凝神聚气的作用,是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爱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光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的强大力量,是爱国奉献的最佳注释。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中国人心怀使命和担当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得到充分展现和诠释。“家好”与“国好”紧密相连,奉献小我,至诚报国,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春暖花开,我们要把镌刻在战“疫”中的爱国奉献精神,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永恒主题。

科学创新精神。抗疫离不开科技支撑,拯救生命更离不开科学精准施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面对全新未知病毒,面对高感染率、高致病性、高病亡率, 科学决策与病毒赛跑,从武汉封城到各地实行隔离措施,从火神山、雷神山再到方舱医院;科学救治与病毒赛跑,从湖北将CT影像纳入诊断标准到中西医结合攻坚克难;科学创新与病毒赛跑,从病毒识别分离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基因组,到不断更新调整的七版诊疗方案、疫苗和药物的研制等。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创新精神、贯穿着科学原则。科学创新精神是穿透疫情阴霾的阳光,科学防控是遏制病毒的铁盾,科学救治是战胜病毒的利剑。赢得这次大考后,我们要把镌刻在战“疫”中的科学创新精神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让今天的医学生、未来的医学工作者们从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以及许多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医学科学家身上,感受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寻真理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家的刚毅坚卓、知识报国的责任担当。

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近14亿人凝聚在一起,无私奉献、守护家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武汉街道空无一人,但是每个窗户后面都有配合应对疫情的市民。中国展现了惊人的集体行动力与合作精神。“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人民所展现的责任与担当,是对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和集体利益的保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与武汉心手相连。疫情让我们见证了集体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集体主义的强大组织力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价值追求。救死扶伤离不开团队合作,更需要多个学科、多个专业、多个环节、多种方法进行配合协作,才能够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满意的医疗服务。赢得这次大考后,我们要把镌刻在战“疫”中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用于培养医学生专业能力、大局意识、整体观念。

救死扶伤、仁心仁术、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17位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特别强调了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指出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医务工作者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亲切勉励同学们以抗疫天使为榜样,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殷切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这是对我国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医学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殷切希望,为医学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医学教育要弘扬“敬佑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维护群众健康作为使命职责。

作者单位:陕西省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