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的文明暖光 ——陕西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抗疫纪事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王帅 王佳伟 发布时间:2020-03-24 09:34

“30多年前,我在陕西当兵,对陕西人的忠厚和善良深有体会;30多年后,我再次来到陕西,又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陕西人的厚道,让我十分感动,我真的谢谢他们!”来自湖北省天门市的货车司机肖红兵激动地说。随着疫情防控降级,3月17日,在汉中住了一个多月的肖红兵终于开车踏上了返乡路,货车上还载着汉中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为天门市捐赠的防疫物资。

1月7日,肖红兵离开湖北跑长途运输。随着疫情形势不断严峻,进入湖北的高速公路封闭。肖红兵开着湖北牌照的车,沿途下不了高速,只好在路上漂泊。1月29日下午,汉中高速交警在高速路上发现了疲惫不堪的肖红兵。那天晚上,汉中北服务区为肖红兵免费提供了客房。“汉中式厚道”获赞无数。

疫情发生以来,文明厚道的陕西人给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了许多感动,温暖了三秦大地,让精神文明之花在“疫”线绽放。

志愿服务从街头到网上

3月11日,在凤县文化馆公益课堂的培训教室里,文化馆干部冯涛在画案上铺好画纸,边画边讲技法。他的对面没有观众,只有一部手机。凤县众多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把微信朋友圈变成了艺术展厅,创作和展示书画剪纸作品,还办了线上朗诵会。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志愿者也推出了网络直播公益课,志愿者们做起了网络直播间的主播。

“没想到,这种方式还挺受欢迎。”冯涛感到很惊喜。他说,虽然不能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但是直播间的学员们热情很高。“授课结束后,还有学员把自己的作品用微信发给我,让我指导。”

早在3月6日,宁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组织了66名志愿者在宁强南站开展农民工返岗送站志愿服务活动。一大早,志愿者们就来到了南站广场。志愿者们以镇办为单位,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引导返岗复工人员整队集合、进行体温检测,并发放口罩、方便面、饮用水等乘车物资。志愿者们还宣讲了疫情防控知识、外出务工注意事项,组织返岗复工人员有序乘车。“志愿者们服务得很周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帮助。”在现场,即将乘车返岗的农民工说。

“老板,开门营业了呀?您把口罩戴上,这都是吃的东西,没有的话我这儿还有个新口罩,您先戴上。”“大哥,请您把烟灭了,赶紧把口罩戴上,现在疫情形势还很严峻……”柞水县档案局的志愿者江兰英、李秋艳穿着红马甲,正沿着街道,挨家挨户劝说和提醒菜摊、百货用品店、熟食店的经营者,“复工复产并不代表疫情结束,请坚持戴好口罩,对自己和别人都要负责。”

志愿者们的身影不但在街头巷尾,还在网络直播间。随着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移风易俗不讲排场

清明节即将到来,今年遇上疫情,各地也发出倡议,倡导文明祭祀。“转变传统祭扫观念,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社会新风尚,不借清明祭扫之机摆阔气、讲排场,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3月18日,石泉县发出了倡议书。

随着餐厅陆续复工,3月12日,绥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出了倡议书,倡议“使用公筷公勺,保障用餐安全”。

此外,各地群众也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号召。2月19日是潼关县城关街道紫云小区居民冯帅父亲出殡的日子。除了直系亲属和几个前来帮忙的村民外,没有鼓乐、没有送葬队伍。冯帅和几个姐妹守在父亲灵前,不时拿起电话劝说亲朋好友不要违反规定进入小区。父亲去世后,冯帅和几个姐妹原先也想给父亲办个像样的丧事,但眼下正是疫情防控时期,社区干部上门宣传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工作的严峻性。于是,冯帅在小区大门口张贴讣告,告知亲友父亲的丧事“不设席、不留客、不进大门”。

同样简办丧事的,还有山阳县城关街道桃园社区的耿信权家。“各位亲朋好友,家母于正月十三去世。疫情当前,故丧事简办,不办酒席,一切从简,请各位谅解。”耿信权的母亲去世后,一家人经过商议,决定从简操办丧事并通知亲朋好友。

复工指导温暖人心

“人武部驻村工作队给我开了‘绿色通道’,我必须开足马力复工复产,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3月23日,铜川市耀州区自主择业士官乔鹏边说边忙着采摘蘑菇。

乔鹏是空降兵某部四期士官,退役后回到家乡创业。区人武部驻孝雷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便将乔鹏“招商引资”落户孝雷村,发展有机蘑菇种植基地。但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孝雷村严防输入,干活工人找不到、车辆进出不便、蘑菇卖不出去让乔鹏焦虑万分。

复工复产号召发出后,人武部驻村工作队来到蘑菇大棚,为乔鹏送来健康通行证、口罩、消毒用品,联系蘑菇销路,组织义务帮工队帮乔鹏浇水、通风、采菇、装车拉运,送往各大超市和附近蔬菜批发市场,解了乔鹏的燃眉之急。

最近,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乔鹏还安排屈更武、郑新民等5位村民在基地务工,特别吸纳了贫困户张小丽到基地学习蘑菇种植技术,带动孝雷村群众增收。

“不管是复工途中还是居家休息,请大家继续做好科学防护。外出戴口罩、日常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在汉中市汉台区汉王镇外出务工人员微信交流群里,扶贫就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朱丽瑞正在耐心地向村民们授课。

眼下,广大务工人员陆续踏上了返岗之路。汉王镇借助农民夜校“村村微课堂”这一平台,将授课对象延伸至外出务工人员,结合务工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精准施教、答疑解惑。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三秦儿女齐心协力、科学应对,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攻坚战贡献了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