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畅通成果转化之路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张梅 发布时间:2022-05-16 11:17

2000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500多项专有技术,开发试制新产品1万余项,孵化42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5年利润年均增长40%以上……

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院),创造这些成绩的是一群既能做研究,又懂工程,也熟悉市场的人。两任院长先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200名科技型企业家跨越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鸿沟。

丢掉“铁饭碗” 成为企业人

2013年是周军、向长淑、李进人生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年。那一年,他们同西北院解聘,和3家新成立的公司分别签订合同,把事业的“赛道”从实验室转向了市场。

丢掉搞科研的“铁饭碗”成为闯市场的企业人,哪来的底气?

他们转换“赛道”之时,正值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投身经济主战场,用科技造福社会”是很多科研人员的心声。但是,相较于报课题、做实验、发论文的科研日常,创办企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迈出这一步谈何容易。

对他们而言却是到更广阔的舞台实现更大的创新。实验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要大胆地把科研成果拿到产业化生产中去考量,拿到市场上去检验,这是西北院一直倡导的科研理念。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一批成果转化企业不仅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

“那些成功走向市场的同事用行动告诉我们,要通过产业化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说起创业时的心情,西部新锆副总经理周军回忆道。

有闯市场的干劲,还得有底气。

赛隆金属创办伊始,总经理向长淑就遇到了考验。

赛隆金属创办的初衷是进军医疗、航空航天用3D打印产品市场。但是,这类产品审批周期长,初创企业等不起。再加上当时国内的产业化3D打印设备、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从生产周期到产品种类处处受制于人。

等不起,就从“不好买”“买不来”的干起!11位创始人一致作出决定。他们的底气是西北院在稀有金属领域几十年的研究积累。

如今,赛隆金属已经打通了稀有金属3D打印原料、装备和工艺的全产业链条,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电子束3D打印设备和面向稀有金属3D打印粉末生产的制粉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企业从最初的11人发展到现在的110人,并保持每年产值30%的高增长。向长淑也被评为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从一名曾经的科研人员成功转身为企业家。

“技术+现金”入股 “我”与企业共命运

“虽然目前财务报表还不好看,但是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有信心实现追赶超越!”周军解释,从2013年成立至今,西部新锆的资金都用在了生产线建设、研发投入上。

“自信是因为所有人都投入了最大的创新热情。无形资产加现金持股的股权激励政策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使企业熬过了从‘样品’到‘产品’的重重难关。”周军说。

西部新锆成立之时,西北院以3000万元无形资产入股,其中1200万元分给了成果原始创新人员、技术骨干和实施成果转化的人员。无形资产主要是创业团队的相关科研成果。还有1000万元的个人股份全部由技术骨干现金入股。

“我与企业共命运,再难的关都得一个个过!”周军说。

最难熬的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那13个月”。2017年7月,西部新锆完成生产线建设,开展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攻关。这是承接新一代核反应堆锆合金材料大批量供货任务的前提。然而,五六个月过去了,锆管一轧就裂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眼看交货的时间越来越近,相关单位甚至做好了购买国外产品的预案。

西部新锆的创办是想抓住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机遇,实现自主品牌锆合金结构材料的完全国产化。如果不能按时供货,所有的投入都面临着“打水漂”的危险。

技术骨干都住进了工厂。“几十个流程,我们一一排查,反复调整技术参数和加工方法。为了加快研发,往往凌晨一两点钟大家还围在车间研判,好敲定一个环节,开始下一道工序。”周军说。

5月13日,周军和团队赴阿根廷进行技术转移合同谈判。“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堆芯的关键结构材料——锆合金材料全部来自西部新锆。

像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在西北院并不鲜见。早在西部超导创办之时,创始人就曾抵押个人房产为企业贷款。近年来,西北院先后将技术无形资产量化评估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技术人员。同时,西北院鼓励职工以现金形式入股所在公司,实现利益捆绑、风险共担。截至目前,西北院累计将6.3亿股分配给职工个人。

为创新“兜底” 放心大胆闯市场

科研人员办企业,很多都“倒”在了一些不擅长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

中试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中间环节,需要进行许多技术集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一般企业和科研人员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西北院先后组建了16个国家级和40个省级创新中心,针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展中试实验。西北院的所有产业化公司,都是在这些创新中心完成了迈向市场的第一步。

为创新“兜底”,西北院做的不止这些。

2012年,在研究所工作了两年的李进,承担了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瞄准循环经济广阔的市场前景,30岁的他萌生了创办企业转化研究成果的想法。

当时,稀有金属循环利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内还没有市场,也没有相关产品。

西北院“兜底”式的支持,给了他信心和鼓励。

瑞鑫科创办初期,李进和其他4名创始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找市场”上,无暇顾及其他。

行政事务不熟悉,西北院有专人跟进;没有场地,西北院想办法;没有资金,西北院提供担保。“更重要的是,院里完全不干涉企业具体的运行,也没有太多生产经营上的指标,只让我们放心大胆去闯。”李进说。

开发涂层材料,通过给发动机叶片“穿衣服”,实现发动机叶片中稀有金属的循环利用;开发金属复合线材,大大提升高端装备核心器件的性能……几个年轻人硬是闯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瑞鑫科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总经理李进也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今年初,陕西把西北院确定为省内唯一的“新型科研机构”试点单位,就创新驱动开展先行先试的探索改革。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西北院成果转化加力加速。4月19日,西北院批准组建秦钛制造等3家成果转化企业,又有一批科研人员开始了从“科学家”迈向“企业家”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