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总结大会上,青岛国际院士港上交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自2016年6月启动以来,国际院士港累计吸引108名院士、外籍院士占比85%以上;积极探索院士项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路径,累计落地院士项目32个,13个项目产出42种产品……国际院士港正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具有首创性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国际院士港声名日隆,从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首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一次性签约院士33名,其中外籍院士31名;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累计签约71名院士、13家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4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今年的第三届青岛行活动集中签约院士65名,与参会4家金融机构签约,与参会企业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96份,与2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
“这是一个高端国际合作平台,我想合作成立一个关于汽车领域的研究机构,建立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参加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期间,曾荣获乌克兰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鲁山诺夫·安德烈院士说,“我了解到,院士港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推广方面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提供研究场所和资金,对于我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加快院士成果转化,青岛国际院士港培育了百亿项目营收。按照“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核心团队、围绕一个专业领域、落地一个主导项目和一批配套项目”的模式,累计有32名院士的项目落地,13个项目产出42种产品,包括NPR钢新材料、二次水系电池、原位成纤纳米新材料等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的新产品,应用于原油开采的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自聚防砂等新技术。
“今年底,我们计划建成35人的研发团队。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院士港也充分考虑到了我们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车间的需求,已经做了详细的规划。早期的资金、场地和资源都是政府提供的,我们得以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陈璞院士在日前举办的生物医药项目推介会上表示,11家企业就生物医药产品和产业平台建设运营等项目合作签约,有22家企业就疤痕修复、多肽小核酸等项目与院士团队达成合作意向。
院士港还搭建起项目路演、展会展销载体,搭建协会推销平台,加快院士项目裂变速度。
在“每周一院士”项目推介活动中,侯立安院士项目现场有9家企业实现签约,签约金额37亿元,与22家企业达成近65亿元合作意向;西拉姆院士现场签约金额约38亿元,意向订单101亿元;陈璞院士项目现场与11家企业签约49亿元,达成合作意向110亿元。定期举办院士项目资本运作沙龙,对院士项目融资拓展及产业落地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国际院士港加快培育构筑院士生态体系和经济成长体系,聚合丝路协创中心国际资源,加快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国际特别创新区发展,推进小微企业孵化加速,拓宽规模企业国际化渠道。